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胡天游的《患疟(其二)》,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和情感,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疾病与生命态度的深刻体验。
“衰病伶仃一老大,桃笙六尺傲朝晡。”开篇两句,诗人以衰老的身体比喻自己的健康状况,通过对衰败之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衰老与疾病的无奈和苦恼。同时,桃花作为生命力与美好的象征,它“六尺傲朝晡”,不仅是景物的写实,更是诗人内心对健康与活力的渴望。
“天公有意存吾道,疟鬼无知害老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命运的认知。尽管身体受到了疾病的折磨,但诗人相信自己所追求的道路得到了上天的眷顾,而那些无形的“疟鬼”并不知晓他们所害的是一位有志之士的躯体。
“肝胆轮囷犹顾我,形容枯槁似非吾。”这里,“肝胆轮囷犹顾我”暗示了诗人对自己内在精神世界的坚守和珍视,而外在的身体状况却已大不如前,如同枯木一般,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心两重痛苦的感受。
“有时怒见不平事,强起挑灯看湛卢。”末尾两句,则流露出诗人面对不公和疾病时的愤懑之情。即便是在深夜,他也会鼓起勇气点燃灯火,去阅读古籍中的医药知识,以求自救。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展现了他在疾病中不屈不挠、坚持理想与信念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