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内兄余牧山

少年亲故尽豪英,回首家山一怆情。

桑梓连云俱寂寞,松筠斗雪独峥嵘。

生憎赤帻何时白,须信黄河有日清。

珍重加餐莫轻出,共留老眼看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年轻的亲友都是英雄豪杰,回想起故乡心中充满悲凉。
家乡的桑树和梓树高耸入云,显得孤独寂静,只有松竹在雪中傲然挺立。
我厌恶那红色头巾(象征不正之人),期盼它早日变为白色(象征公正),相信黄河终有一天会澄清。
珍重身体,不要轻易出门,让我们一同等待国家安定繁荣的景象。

注释

少年:年轻的。
亲故:亲友。
豪英:英雄豪杰。
桑梓:家乡的桑树和梓树。
连云:高耸入云。
寂寞:孤独寂静。
赤帻:红色头巾,比喻不正之人。
何时:何时能。
白:变为白色,象征公正。
黄河:中国的象征,这里指代国家。
有日清:终有一天会澄清。
珍重:珍爱。
加餐:好好吃饭。
轻出:轻易出门。
升平:太平盛世。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兄弟之间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少年亲故尽豪英,回首家山一怆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时光与亲朋好友聚集时的豪迈气概,以及面对家乡山水时内心的感伤。

接着,“桑梓连云俱寂寞,松筠斗雪独峥嵘”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孤独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情境,桑梓(桑树根部)如同家族的根基,而松筠(松枝上的积雪)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不拔和高洁孤独。

“生憎赤帻何时白,须信黄河有日清”两句,首先通过对头发由黑转白这一自然过程的疑问,抒发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纯净和澄明状态的期待。黄河常被用来象征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此处则是希望有一天能够见到它的清澈。

最后,“珍重加餐莫轻出,共留老眼看升平”两句,是诗人对亲人的叮咛,珍惜每一刻相聚的时光,不要轻易错过,同时也是一种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景,即希望能够和亲人一起见证社会的太平盛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与未来美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坚定的理想。

收录诗词(118)

胡天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乘龙,以字行。又号傲轩。有俊才,七岁能诗。遭元季乱,隐居不仕。有《傲轩吟稿》

  • 号:松竹主人
  • 籍贯:元岳州平江

相关古诗词

乱后访旧有感

粉墙朱户旧婆娑,今日重来满绿莎。

恋恋绨袍知己少,纷纷纨裤少年多。

看灯深巷思行乐,呼酒长亭忆醉歌。

惟有河南桥下水,儒冠依旧照嵯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夏夜閒步

野色寥寥一犬鸣,戍楼初鼓绝人行。

哭声未断歌声起,渔火将残鬼火明。

月暗荒村愁有虎,烟迷行树看如兵。

羁怀世故千忧集,竟夕徬徨睡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遣闷

昏昏如醉复如痴,半榻残书两鬓丝。

世故扰攘思乐日,暮年艰苦忆儿时。

对人言语惟称好,徇俗文章懒出奇。

斗酒十千无觅处,闷来消遣只凭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偶成

郑虔官冷饭不足,杜陵高歌劝归来。

古人失意有如此,嗟我不去胡为哉。

山中屋庐殊未破,门前稻秫已堪栽。

扶犁有子健如犊,不信石田荒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