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老僧

童子为僧今白首,暗锄心地种闲情。

时将旧衲添新线,披坐披行过一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少年出家已白头,默默在内心播下闲适之情。
时常缝补旧僧衣,坐着行走度过此生。

注释

童子:指年少时的出家人。
为僧:成为僧人。
今白首:现在已经头发花白。
暗锄:默默地耕耘。
心地:内心。
种闲情:种植闲适的情感。
时将:时常。
旧衲:破旧的僧袍。
添新线:缝补新的线。
披坐:披着衣服坐着。
披行:披着衣服行走。
过一生:度过一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时出家为僧,现如今已白发蒲蒲的老僧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衬托,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哲理,同时也反映出了老僧平静接受生活、淡泊明志的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童子为僧今白首”一句,直接勾勒出老僧从年轻时便削发为僧,到如今头发已然变得雪白的过程。这里,“童子”二字传递了一种纯真无暇之感,而“今白首”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刻画。

“暗锄心地种闲情”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老僧在内心深处培养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这里的“暗锄”形容了一种无声无息、却又坚持不懈的精神状态,而“种闲情”则显示了老僧对待生活的态度,既有淡泊名利,也有自在悠然。

接下来的两句,“时将旧衲添新线,披坐披行过一生”,则具体描绘了老僧的日常生活。这里“时将旧衲添新线”表明老僧对待自己的衣物也保持一种平和、不求变更的心态,而“披坐披行过一生”则概括了他一生的修行方式,无论是静坐冥思还是行走之间,都是一种对佛法的践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老僧的一生,展现了一个宗教人士如何在尘世中寻求心灵的平和与超脱。同时,诗中的语言质朴而不失深刻,形象鲜明而意蕴含蓄,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赠质上人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赠崔道士

四海兵戈无静处,人家废业望烽烟。

九华道士浑如梦,犹向尊前笑揭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赠僧

利门名路两何凭,百岁风前短焰灯。

祗恐为僧僧不了,为僧得了总输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入关历阳道中却寄舍弟

求名日苦辛,日望日荣亲。

落叶山中路,秋霖马上人。

晨昏知汝道,诗酒卫吾身。

自笑抛麋鹿,长安拟醉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