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如晦即席分题三首(其一)

飘然五湖长,昨日国子师。

绿发约略白,青衫欲成缁。

牵舟推河冰,去与山水期。

春风垂虹亭,一杯湖上持。

傲兀何宾客,两忘我与而。

能复记此饮,诗成酒淋漓。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我悠然自在地漫游在五大湖之间,曾经的身份是国子监的老师。
年轻的黑发渐渐染上了白霜,青色官服也接近了黑色。
我在冰冷的河面上推动着船,期待与山水相会。
春风拂过垂虹亭,我在湖边举杯畅饮。
在这里,我傲然独立,忘记了宾客,也忘记了自我。
还能记得这次的饮酒之乐,写诗时仿佛酒都洒了出来。

注释

飘然:悠闲自在。
五湖:五大湖。
国子师:国子监老师。
绿发:年轻的黑发。
约略:渐渐。
白:白色。
青衫:青色官服。
成缁:接近黑色。
牵舟:拉船。
河冰:河面的冰。
山水期:期待与山水相会。
春风:春风。
垂虹亭:亭子名。
一杯:一壶酒。
湖上:湖边。
傲兀:傲然独立。
何宾客:忘记了宾客。
两忘:忘记。
我与而:我与世界。
能复:还能。
记:记得。
此饮:这次饮酒。
酒淋漓:酒洒出来。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宴席间友人相送,怀念旧日情谊的诗句。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昼夜。

“飘然五湖长”,以轻盈自如的情状,开启对广阔水面之美好的追忆。“昨日国子师”,则是提及往昔的学术交流,让人联想起古时士人间的交游与讨论。

“绿发约略白,青衫欲成缁”,通过对头发和衣着的描写,展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变迁。诗中的人物形象已经有了一定的年纪,但依然保持着青春时期的风采。

“牵舟推河冰,去与山水期”,则是对即将到来之行程的预期,通过牵引舟船、推开河面冰层的动作,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人离别的情感。

“春风垂虹亭,一杯湖上持”,在春天的微风中,在彩虹下的小亭里举杯饮酒,是一种享受大自然之美、珍惜与友共度时光的意境。

“傲兀何宾客,两忘我与而”,诗人以傲然自得的情态,表达了对往昔情谊的追念和遗忘的无奈。

最后,“能复记此饮,诗成酒淋漓”,则是说在回忆这次宴席的情形时,诗已写就,酒也喝得酩酊大醉。这一句既总结了前文,也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聚会的深刻记忆和满足感受。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送潮州吕使君

韩君揭阳居,戚嗟与死邻。

吕使揭阳去,笑谈面生春。

当复进赵子,诗书相讨论。

不必移鳄鱼,诡怪以疑民。

有若大颠者,高材能动人。

亦勿与为礼,听之汩彝伦。

同朝叙朋友,异姓接婚姻。

恩义乃独厚,怀哉余所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闻望之解舟

子来我乐只,子去悲如何。

谓言且少留,大舸已凌波。

闇黮虽莫测,皇明迈羲娥。

脩门归有时,京水非汨罗。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食黍行

周公兄弟相杀戮,李斯父子夷三族。

富贵常多患祸婴,贫贱亦复难为情。

身随衣食南与北,至亲安能常在侧。

谓言黍熟同一炊,欻见陇上黄离离。

游人中道忽不返,从此食黍还心悲。

形式: 古风

骅骝

龙德不可系,变化谁能谋。

骅骝亦骏物,卓荦地上游。

怒行追疾风,忽忽跨九州。

辙迹古所到,山川略能周。

鸿蒙无人梯,沆漭绕天浮。

巉岩拔青冥,仙圣所止留。

欲往辄不能,视龙乃知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