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杂歌(其一)

踏踏儿郎从老翁,惠山寺里看新钟。

问道新钟几时撞,九秋霜落树头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邵宝的《惠山杂歌(其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景象。首句“踏踏儿郎从老翁”,通过轻快的脚步声和老翁的形象,展现出一种和谐的互动氛围,可能是年轻人陪伴老人游历的场景。

接下来,“惠山寺里看新钟”点明了地点,惠山寺是江南著名的佛教胜地,新钟则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与更新。诗人询问“问道新钟几时撞”,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好奇和对生活的关注。

最后一句“九秋霜落树头红”,以季节转换为背景,描绘出深秋时节,霜降后树叶变得红艳,寓意岁月更迭,自然之美。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人生的短暂与永恒,以及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欣赏,富有哲理和诗意。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惠山杂歌(其二)

箫鼓迎神神下山,香烟满路送神还。

安得村村无病苦,灵泉不动庙门閒。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惠山杂歌(其三)

听松庵里双古松,松下石床苍藓封。

洗却苔痕看古刻,志书传是米南宫。

形式: 古风

惠山杂歌(其四)

漪澜堂下水长流,暮暮朝朝客未休。

纵有《茶经》无陆羽,空教煎白老僧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惠山杂歌(其五)

登登山路转山阿,须向仙人洞口过。

涧水满时青草短,岩花深处白云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