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柔桑锦臆雉,相送到烟霞。
独隐空山里,閒门几树花。
草生杨柳岸,鸟啭竹林家。
不是谋生拙,无为末路赊。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开篇“柔桑锦臆雉,相送到烟霞”写出了别离时的温馨场景,朋友们一同送别至云雾缥缈之处,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不舍。接着“独隐空山里,閒门几树花”则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孤寂生活,独自一人隐居在空旷的山中,只有 閒门(闲静的门)旁边偶尔点缀着几棵花朵。
第三句“草生杨柳岸,鸟啭竹林家”更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诗人居所的河岸上长满了野草,杨柳随风摇曳,而在竹林中则有鸟儿欢唱,构筑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图景。
最后两句“不是谋生拙,无为末路赊”表达了诗人对俗世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反映出一种超脱物欲、顺应自然的精神境界。这里并非是说诗人不擅长于谋求生计,而是他选择了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不愿为了末路的繁华而去讨好或虚假地装饰自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不详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成名不遂双旌远,主印还为一郡雄。
赤叶黄花随野岸,青山白水映江枫。
巴人夜语孤舟里,越鸟春啼万壑中。
闻说古书多未校,肯令才子久西东。
游宦今空返,浮淮一雁秋。
白云阴泽国,青草绕扬州。
调膳过花下,张筵到水头。
昆山仍有玉,岁晏莫淹留。
闻有华阳客,儒裳谒紫微。
旧山连药卖,孤鹤带云归。
柳市名犹在,桃源梦已稀。
还乡见鸥鸟,应愧背船飞。
晴洲无远近,一树一潭春。
芳草留归骑,朱樱掷舞人。
空花对酒落,小翠隔林新。
竟日皆携手,何由遇此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