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濮阳录事赴忠州

成名不遂双旌远,主印还为一郡雄。

赤叶黄花随野岸,青山白水映江枫。

巴人夜语孤舟里,越鸟春啼万壑中。

闻说古书多未校,肯令才子久西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功成名就未能远行,掌印官又成为一郡豪杰。
红叶黄花点缀野外江岸,青山白水映照江边枫树。
巴地人在孤舟中夜话,越地鸟儿在山谷间春天鸣叫。
听说古书大多未经校正,怎忍才子长久东西奔波。

注释

成名:功成名就。
不遂:未能。
双旌:指官职。
远:远行。
主印:掌管印信,即官职。
还:又。
为:成为。
一郡雄:一郡的豪杰。
赤叶:红叶。
黄花:黄色的花。
随:点缀。
野岸:野外江岸。
青山:青翠的山。
白水:清澈的水。
江枫:江边的枫树。
巴人:巴地的人。
夜语:夜晚交谈。
孤舟:孤独的小船。
越鸟:越地的鸟。
春啼:春天鸣叫。
万壑:无数山谷。
闻说:听说。
古书:古代书籍。
多未校:大多未经校正。
肯:愿意。
才子:有才华的人。
久西东:长久东西奔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名为《送濮阳录事赴忠州》。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期许,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与期待。

"成名不遂双旌远,主印还为一郡雄。" 这两句写出了朋友即将赴任的重要职务,以及诗人对其未来的期待。"双旌"指的是官印和符节,代表着权力和身份;而"一郡雄"则是对朋友未来能成为一方之雄的赞美。

"赤叶黄花随野岸,青山白水映江枫。" 这两句描绘了送别时的自然景色,秋天的红叶与黄花随着野岸而去,远处的青山和清澈的河水反射在江枫之上,营造出一种离别时的萧瑟氛围。

"巴人夜语孤舟里,越鸟春啼万壑中。" 这两句则通过对巴地人民夜晚在船中交谈和越地春天鸟鸣的声音描写,传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赞美。

最后两句"闻说古书多未校,肯令才子久西东。" 表示诗人希望朋友在仕途上能够深入研究古籍,修正错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长时间在外的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和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望,以及对知识学习和人才培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送魏广下第归扬州宁亲

游宦今空返,浮淮一雁秋。

白云阴泽国,青草绕扬州。

调膳过花下,张筵到水头。

昆山仍有玉,岁晏莫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闻吉道士还俗因而有赠

闻有华阳客,儒裳谒紫微。

旧山连药卖,孤鹤带云归。

柳市名犹在,桃源梦已稀。

还乡见鸥鸟,应愧背船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宴伊东岸

晴洲无远近,一树一潭春。

芳草留归骑,朱樱掷舞人。

空花对酒落,小翠隔林新。

竟日皆携手,何由遇此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

杨花惊满路,面市忽狂风。

骤下摇兰叶,轻飞集竹丛。

欲将琼树比,不共玉人同。

独望徽之棹,青山在雪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