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峒使往睦州兼寄薛司户

如今相府用英髦,独往南州肯告劳。

冰水近开渔浦出,雪云初卷定山高。

木奴花映桐庐县,青雀舟随白露涛。

使者应须访廉吏,府中惟有范功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如今丞相府里启用英才俊杰,你独自前往南方州郡不辞辛劳。
冰封的水面近来融化,渔船从渔浦驶出;雪云初散,定山更显峻峭。
木奴花(柑橘)映照着桐庐县城,青雀舟(船的美称)随着白露的波涛前行。
作为使者应该去探访廉洁的官吏,府中只有范功曹最为称职。

注释

相府:丞相的府邸,指高级官署。
英髦:英才俊杰。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告劳:诉说辛劳,这里指不畏辛劳。
冰水:冬季结冰后融化了的水面。
渔浦:渔港,捕鱼的码头。
雪云:下雪时的云层。
定山:具体的山名,这里泛指高山。
木奴花:柑橘树的花,此处代指柑橘。
桐庐县:地名,位于中国浙江省。
青雀舟:装饰华美的船,常用于比喻。
使者:奉命出使的人。
廉吏:廉洁的官员。
范功曹:指姓范的功曹,功曹为古代官职,主管功绩记录等事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南州的画面。"相府用英髦"开篇,设定了一个高级官员出行的场景,而"独往南州肯告劳"则透露出此行不仅是公务行程,也蕴含着个人情感的寄托。

接下来,"冰水近开渔浦出,雪云初卷定山高"两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了季节和环境。这里的"冰水"和"雪云"营造了一种冬日清冷的氛围,而"渔浦"和"定山"则勾勒出一幅南州初春的画面。

第三、四句"木奴花映桐庐县,青雀舟随白露涛"继续展开了对南州风光的描绘。"木奴花"可能指的是某种特有之物,而"桐庐县"则明确指出了地名。"青雀舟"和"白露涛"交织出一幅水乡画卷,给人以静谧与安详的感觉。

最后两句"使者应须访廉吏,府中惟有范功曹"则转向了官场生活。诗人提醒赴任的使者要寻访清廉之吏,并指出府中只有范功曹这样的人才可作为榜样。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也透露出对人事的关注和对官德的期待。诗人通过这般笔墨,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许,也反映出自己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向往。

收录诗词(70)

严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 字:正文
  • 籍贯:越州(今绍兴)
  • 生卒年:742—756

相关古诗词

送薛尚书入蜀

卑情不敢论,拜首入辕门。

列郡诸侯长,登朝八座尊。

凝笳临水发,行旆向风翻。

几许遗黎泣,同怀父母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薛居士和州读书

孤云独鹤共悠悠,万卷经书一叶舟。

楚地巢城民舍少,烟村社树鹭湖秋。

蒿莱织妾晨炊黍,隅落耕童夕放牛。

年少不应辞苦节,诸生若遇亦封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夏日纳凉

山阴过野客,镜里接仙郎。

盥漱临寒水,褰闱入夏堂。

杉松交日影,枕簟上湖光。

衮衮承嘉话,清风纳晚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留别邹绍刘长卿

中年从一尉,自笑此身非。

道在甘微禄,时难耻息机。

晨趋本郡府,书掩故山扉。

待见干戈毕,何妨更采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