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古能全已不才,岂论骐骥与驽骀。
放归自食情虽适,络首犹存亦可哀。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面对仕途挫折和个人遭遇时的感慨。诗中“自古能全已不才”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完全保全自己品德与才能的无奈。接着,“岂论骐骥与驽骀”则是用比喻的手法,通过对马匹优劣的比较,暗示个人能力和社会评价之间的差距。
“放归自食情虽适”一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仕途挫折时选择隐退,过简单生活的心境。这里的“放归”意味着放弃官职回到家乡,“自食其力”则是指依靠自己的能力为生。在“情虽适”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满足。
最后两句“络首犹存亦可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与留恋。这里的“络首”指的是头发,通过对头发是否还能保持黑色的关注,来隐喻年华老去和时光流逝带来的感慨。而“犹存亦可哀”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已经过去却仍然留在记忆中的往事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与社会评价的反思,展现了王安石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若耶溪上踏莓苔,兴罢张帆载酒回。
汀草岸花浑不见,青山无数逐人来。
范雎相秦倾九州,一言立断魏齐头。
世间祸故不可忽,箦中死尸能报雠。
鄛人七十漫多奇,为汉驱民了不知。
谁合军中称亚父,直须推让外黄儿。
中原秦鹿待新羁,力战纷纷此一时。
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