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范雎相秦倾九州,一言立断魏齐头。
世间祸故不可忽,箦中死尸能报雠。
这首诗描绘了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对历史人物范雎的赞誉。诗中“范雎相秦倾九州”一句,指的是战国末年的著名谋士范雎辅佐秦昭王期间,通过巧妙的外交策略,使得秦国在短时间内并吞了多个诸侯国,从而确立了秦国在诸侯中的霸主地位。"一言立断魏齐头"则是形容范雎决策果敢,一句话就能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甚至可以影响到其他国家(如魏、齐)的命运。
接下来的“世间祸故不可忽”表达了历史上的恩怨不能轻视,它们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箦中死尸能报雠”则是说即便是被囚禁的人,尸身之上也能够昭示天下,以此来报复旧日的仇敌。
整首诗通过赞美范雎的智谋和果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英明决策的敬仰,以及对于历史恩怨不容忽视的深刻认识。王安石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对历史智慧的理解和尊重。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鄛人七十漫多奇,为汉驱民了不知。
谁合军中称亚父,直须推让外黄儿。
中原秦鹿待新羁,力战纷纷此一时。
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
萧萧疏雨吹檐角,噎噎暝蛩啼草根。
闲却荒庭归未得,一灯明灭照黄昏。
白发无聊病更侵,移床卧竹向秋阴。
朝来雁背西风急,吹折江湖万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