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故池

高池高阁上连起,荷叶团团盖秋水。

主人已远凉风生,旧客不来芙蓉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在高高的池塘和楼阁之上接连而起,荷叶密密匝匝遮盖着秋天的池水。
主人已经离去,凉风吹拂起来,往日的朋友没有再来,荷花也凋零了。

注释

高池:指池塘位置高或建筑在高处的池塘。
高阁:高大的楼阁。
连起:相互连接,这里形容池塘与楼阁相接的景致。
荷叶:荷花的叶子。
团团:形容荷叶密集、圆形的样子。
盖:覆盖。
主人:此地的主人,可能指房屋的主人或诗中情景的主宰者。
已远:已经离开。
凉风:清爽的风,常指秋季的风。
旧客:以前的客人,老朋友。
不来:没有再到来。
芙蓉:此处指荷花,因其凋谢而比喻为‘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景图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孤寂之感。首句“高池高阁上连起”,勾勒出一片辽阔的水面和连接着的楼台,给人以开阔的感觉。接着,“荷叶团团盖秋水”则细致地描绘了荷叶覆盖水面的景象,荷叶如同绿色的圆毯,静悄悄地覆盖着池塘中的清水。

第三句“主人已远凉风生”,诗人转而表达出一种离别和孤独的情怀。主人不再身处此地,秋风习习,给人以凉意,同时也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

最后一句“旧客不来芙蓉死”,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芙蓉,即荷花,此处代指那已经凋谢的过去。旧日的宾客不再到来,池中的荷花也不复当年之盛景,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悲凉和无尽的哀愁。

诗中虽未明说,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主人、旧客的提及,体现了诗人对于往昔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逝去美好与孤寂现实的心境。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主人故亭

主人昔专城,城南起高亭。

贵与宾客游,工者夜不宁。

酒食宴圃人,栽接望早成。

经年使家僮,远道求异英。

郡中暂闲暇,绕树引诸生。

开泉浴山禽,为爱山中声。

世间事难保,一日各徂征。

死生不相及,花落实方荣。

我来至此中,守吏非本名。

重君昔为主,相与下马行。

旧岛日日摧,池水不复清。

岂无后人赏,所贵手自营。

浇酒向所思,风起如有灵。

此去不重来,重来伤我形。

形式: 古风

代故人新姬侍疾

双毂不回辙,子疾已在傍。

侍坐长摇扇,迎医渐下床。

新施箱中幔,未洗来时妆。

奉君缠绵意,幸愿莫相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北邙行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

天涯悠悠葬日促,冈坂崎岖不停毂。

高张素幕绕铭旌,夜唱挽歌山下宿。

洛阳城北复城东,魂车祖马长相逢。

车辙广若长安路,蒿草少于松柏树。

涧底盘陀石渐稀,尽向坟前作羊虎。

谁家石碑文字灭,后人重取书年月。

朝朝车马送葬回,还起大宅与高台。

形式: 古风

去妇

新妇去年胼手足,衣不暇缝蚕废簇。

白头使我忧家事,还如夜里烧残烛。

当初为取傍人语,岂道如今自辛苦。

在时纵嫌织绢迟,有丝不上邻家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