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陆子履游白石万固

条山苍苍河流黄,中蒲形势天下彊。

帝得贤侯殿一方,四年不更慰民望。

元丰戊午季春月,上心闵雨愁黎苍。

使车四出走群望,我亦奉命来侯疆。

情诚感格天意顺,诏书才下雨已霶。

病麦还青禾出土,野农鼓舞歌君王。

故人相见不道旧,为雨欢喜殊未央。

圣主宽忧小臣乐,自可放荡舒胸肠。

白石万固皆胜地,主人为我携壶觞。

况逢佳日俗所尚,车马未晓填康庄。

扶提十里杂老幼,迤逦千骑明戈枪。

初听鸣铙入青霭,渐见朱旆辉朝阳。

遨头自是谢康乐,后乘独惭元漫郎。

侯来虽知有宾客,众喜更为将丰穰。

临溪坐石遍岩谷,幽处往往闻丝簧。

山光似迎好客动,日景定为游人长。

乘高望远兴不尽,恋恋不知歧路忙。

人生汨没苦百态,得此乐事真难常。

我辞佳境已惆怅,侯亦那得久此乡。

他时会合重相语,辜负泉石何能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程颢陪同陆子履游览白石万固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和谐交融。开篇以“条山苍苍河流黄”起笔,勾勒出壮丽的山水画卷,随后点明了此次游历的背景——皇帝派遣贤臣巡视地方,以解民忧。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使者出行的情景,以及雨水降临后带来的生机与喜悦,体现了对君主仁政的颂扬。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与友人的重逢,彼此间的情感交流超越了时间的界限,共同沉浸在雨水带来的欢愉之中。圣主的宽厚与小臣的快乐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君民之间的和谐关系。在白石万固这片胜地,诗人与友人共享美酒佳肴,畅游于佳日的热闹之中,从早到晚,车马不绝,人们欢声笑语,一派祥和景象。

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互动,如山光水色似乎也因人们的到来而更加生动,日景似乎也为游人延长,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氛围。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次美好经历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对未来的相聚充满了期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和谐、君民共治的理想追求,以及对友情与快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0)

程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学者称明道先生。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 字:伯淳
  • 籍贯:洛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32-1085

相关古诗词

戏题

曾是去年赏春日,春光过了又逡巡。

却是去年春自去,我心依旧去年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家君早寒之什

满地清霜结晓寒,平明飞霰洒柴关。

乍凭酒力温肌骨,陡觉风威著面颜。

闾里相呼泥北户,牛羊收牧下前山。

急须趁日藏薪炭,冻后高枝不易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咏草

渐觉东皇意思匀,陈根初动夜来新。

忽惊平地有轻绿,已盖六街无旧尘。

莫为枯荣吟野草,且怜愁醉柅香轮。

诗人空怨王孙远,极目萋萋又一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邵尧夫打乖吟二首(其一)

打乖非是要安身,道大方能混世尘。

陋巷一生颜氏乐,清风千古伯夷贫。

客求墨妙多携卷,天为诗豪剩借春。

尽把笑谈亲俗子,德容犹足慰乡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