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寄王侍御

日日湖水上,好登湖上楼。

终年不向郭,过午始梳头。

尝自爱杯酒,得无相献酬。

小僮能脍鲤,少妾事莲舟。

每有南浦信,仍期后月游。

方春转摇荡,孤兴时淹留。

骢马真傲吏,翛然无所求。

晨趋玉阶下,心许沧江流。

少别如昨日,何言经数秋。

应知方外事,独往非悠悠。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每天在湖水边度过,常去湖上的楼阁登高。
整年都不靠近城郭,直到午后才开始梳理头发。
我本就喜爱杯中之物,期待有人能与我共饮。
小书童擅长切鱼,年轻的侍妾侍奉着莲花般的小船。
常常收到南方水边的消息,期待下个月还能再来游玩。
春天正盛,景色摇曳生姿,我独自沉醉其中。
骑着青白色的马的官员真是傲慢,他悠然自得,无所追求。
清晨赶往宫殿台阶下,心中却向往着那苍茫的江水。
短暂的离别仿佛就在昨天,怎能料到已过了数个春秋。
你应该知道我对外界的事情并不关心,独自一人并非悠闲无事。

注释

日日:每天。
湖水:湖泊的水。
终年:整年。
不向郭:不靠近城市。
郭:古代城邑的外城墙。
始:才。
梳头:整理头发。
尝:曾经。
自爱:自己喜爱。
杯酒:喝酒。
相献酬:互相敬酒。
小僮:小书童。
脍鲤:切鱼。
事:侍奉。
莲舟:莲花般的船,这里指小船。
南浦信:南浦,泛指送别的水边,信,消息。
后月:下个月。
方春:春天正当时。
转摇荡:景色摇曳生姿。
孤兴:独自的兴致。
淹留:停留,逗留。
骢马:青白色的马,古代官员的坐骑。
傲吏:傲慢的官员。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无所求:没有追求。
晨趋:清晨赶往。
玉阶下:宫殿的台阶下。
心许:心里向往。
沧江流:江水的流淌。
少别:短暂的离别。
如昨日:好像就在昨天。
经:经过。
数秋:多个秋天,表示时间。
应知:应该知道。
方外事:世俗之外的事情。
独往:独自前往。
悠悠:形容悠闲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开篇“日日湖水上,好登湖上楼”表达了诗人对湖光山色的喜爱和向往,以及愿意每天都能到湖边的楼阁中去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终年不向郭,过午始梳头”则显示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他不愿参与社会上的繁杂纷争,而是选择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即使到午后才慢慢整理自己的仪容。

“尝自爱杯酒,得无相献酬”透露出诗人的个性,他喜欢独自享受美酒,不愿意因为社交而勉强自己去喝酒或是回应他人的邀请。“小僮能脍鲤,少妾事莲舟”则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有一个懂事的小仆人能够烹饪鱼类,而他的妻子则是善于管理家庭事务的人。

“每有南浦信,仍期后月游”表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旅行的期待。这里的“南浦信”可能是指来自远方朋友的消息,而“后月游”则是他对未来的旅行计划或许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方春转摇荡,孤兴时淹留”写出了诗人在春天的感受,他享受着季节带来的美好,独自一人时而沉醉在这份宁静之中。“骢马真傲吏,翛然无所求”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名利的超脱,他如同骄傲不屑与俗世争斗的良马一般,对于世间的一切都不再有所追求。

“晨趋玉阶下,心许沧江流”描绘了一种清早起来,走在洁净的台阶下的景象,同时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如同河水一般永远流动不息。“少别如昨日,何言经数秋”则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于与亲友的分别,虽然时间过去不久,但已如同过了好几个季节那样长。

最后,“应知方外事,独往非悠悠”则是诗人对远行者的提醒和自己的决心,他明白那些远在他国的事务,以及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是一件简单悠哉的事情,而是一种需要勇气和决断的行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隐逸之士对自然美好、友情深厚以及个人自由生命态度的珍视与追求。

收录诗词(14)

丘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事继母孝,常有灵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致仕,给俸禄之半以终身。年八十馀,母尚无恙。及居忧,观察使韩滉以致仕官给禄,所以惠养老臣,不可在丧而异,惟罢春秋羊酒。卒年九十六。与刘长卿善,其赴上都也,长卿有诗送之,亦与王维为友。诗十三首

  • 籍贯:苏州嘉兴

相关古诗词

冬至下寄舍弟时应赴入京

去去知未远,依依甚初别。

他乡至下心,昨夜阶前雪。

终日读书仍少孤,家贫兄弟未当途。

适远才过宿舂料,相随惟一平头奴。

男儿出门事四海,立身世业文章在。

莫漫忆柴扉,驷马高车朝紫微。

江南驿使不曾断,迎前为尔非春衣。

形式: 古风

伤河龛老人

老人甲子难计论,耳中白毛三十根。

钓鱼几年如一日,船舷数寸青苔痕。

人生性命必归止,精魂伤夫向流水。

月如钩在轮影中,风似人来?声里。

蒲叶高低没钓矶,破舟仍系绿杨枝。

水流不为人流去,鱼乐宁知人乐时。

土龛门前一行柳,独引青丝织鱼笱。

柳花漠漠飞复飞,鱼笱如今落谁手。

余嗟老人多悲辛,老人昔日伤几人。

人情相掩且相叹,不喜河头秋与春。

形式: 古风

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竹下残雪

一点消未尽,孤月在竹阴。

晴光夜转莹,寒气晓仍深。

还对读书牖,且关乘兴心。

已能依此地,终不傍瑶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