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罢却名场拟入秦,南行无罪似流人。
纵经商岭非驰驿,须过长沙吊逐臣。
舶载海奴镮硾耳,象驼蛮女綵缠身。
如何待取丹霄桂,别赴嘉招作上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仕途失意的游子,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不舍。开篇即以“罢却名场拟入秦”表达了诗人放弃了原本在朝廷谋求功名的念头,转而决心南行至遥远的地方,宛如流亡之人寻找新的生机。
"纵经商岭非驰驿,须过长沙吊逐臣。"一句,则展示了诗人对旅途的描述,不是仓促逃离,而是穿越崇山峻岭,最终要经过长沙,去寻觅那些同样漂泊的朋友。
接下来的“舶载海奴镮硾耳,象驼蛮女綵缠身。”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异域风情,海上的奴仆佩戴着奇特装饰,而南方的妇女则以象牙和蛮族特有的装束自豪。
最后,“如何待取丹霄桂,别赴嘉招作上宾。”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他渴望能够得到神仙中的灵芝之果——丹霄桂,以此作为踏入新境界的凭证,并以此获得新的荣耀和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异域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对于自由漂泊生活的向往。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连天一水浸吴东,十幅帆飞二月风。
好景采抛诗句里,别愁驱入酒杯中。
渔依岸柳眠圆影,鸟傍岩花戏暖红。
不是桂枝终不得,自缘年少好从戎。
为僧难得不为僧,僧戒僧仪未是能。
弟子自知心了了,吾师应为醉腾腾。
多生觉悟非关衲,一点分明不在灯。
祗道诗人无佛性,长将二雅入三乘。
自言因病学休粮,本意非求不死方。
徒有至人传道术,更无斋客到禅房。
雨中林鸟归巢晚,霜后岩猿拾橡忙。
争似吾师无一事,稳披云衲坐藤床。
众僧尊夏腊,灵岳遍曾登。
度水手中杖,行山溪畔藤。
心空默是印,眉白雪为棱。
自得巡方道,栖禅老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