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其四)

安得心源处处安,何劳终日望林峦。

玉英惟向火中冷,莲叶元来水上乾。

宁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

孙登不语启期乐,各自当情各自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如何能让心源处处平和安宁,何必整天遥望山林峰峦。
美玉只在火中更显清冷,莲叶原本就生长在干涸的水面上。
宁戚喂牛图谋的是什么大事,陆通歌颂凤凰也显得无缘无故。
孙登沉默不语却内心欢喜,像启期那样自得其乐,各人按自己的情感寻找各自的欢乐。

注释

安得:怎能获得。
心源:内心的源泉,指心境。
处处安:到处都感到安宁。
何劳:何必劳烦。
终日:整天。
望林峦:眺望山林。
玉英:美玉,比喻高洁之物。
惟向:只在。
火中冷:在考验或困境中更显冷静或清高。
莲叶:莲花的叶子。
元来:原来。
水上乾:长在无水或少水的地方,比喻在逆境中生存。
宁戚:古代贤士,曾喂牛时唱歌引起齐桓公注意而被重用。
饭牛:喂牛,此处指平凡工作。
图底事:图谋什么事,追求什么目的。
陆通:即楚狂接舆,曾唱《凤兮》歌讽喻孔子。
歌凤:唱凤歌,比喻有深意的言行。
也无端:也没有明确的原因或目的。
孙登:三国魏隐士,以沉默著称。
不语:沉默不言。
启期:春秋时隐士,常自得其乐。
乐:快乐。
各自当情:各自按照自己的情感。
各自欢:各自寻欢作乐。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生态度的观察,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与淡然。

"安得心源处处安,何劳终日望林峦。" 这两句讲述了内心的平静,不需要总是向往远方或高山之巅,那种永无止境的追求。这里的心源,是指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

接着,"玉英惟向火中冷,莲叶元来水上乾。" 玉英象征着纯洁无瑕,而它却能在火中保持清凉,这是对坚守本真不受外界影响的一种赞美;莲叶原本生于水上,却能保持干燥,隐喻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

"宁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 宁戚以画饼为食,显示了一种超脱物欲的情怀;陆通则是凤凰之歌,无关尘世,这两者都在强调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孙登不语启期乐,各自当情各自欢。" 孙登以不言表达了对人生快乐的理解和领悟,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心情去感受和享受生活中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对比和隐喻,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追求内在平静与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放言五首(其五)

三十年来世上行,也曾狂走趁浮名。

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

乞我杯中松叶满,遮渠肘上柳枝生。

他时定葬烧缸地,卖与人家得酒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空屋题

朝从空屋里,骑马入空台。

尽日推閒事,还归空屋来。

月明穿暗隙,灯烬落残灰。

更想咸阳道,魂车昨夜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贬江陵途中寄乐天杓直杓直以员外郎判盐铁乐天以拾遗在翰林

想到江陵无一事,酒杯书卷缀新文。

紫芽嫩茗和枝采,朱橘香苞数瓣分。

暇日上山狂逐鹿,凌晨过寺饱看云。

算缗草诏终须解,不敢将心远羡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城外回谢子蒙见谕

十里抚柩别,一身骑马回。

寒烟半堂影,烬火满庭灰。

稚女凭人问,病夫空自哀。

潘安寄新咏,仍是夜深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