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谢康乐维摩经十譬赞》八首(其一)

觉海性元澄,云何泡沫聚。

境界风所吹,虚壑自相鼓。

认沤岂全潮,识流匪异体。

谁为达观者,真源亦无取。

水性本无泡,激流遂聚沫。

即异成貌状,消散归虚豁。

君子识根本,安事劳与夺。

愚俗骇变化,横复生欣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释敬安以佛教经典《维摩诘经》中的十个比喻为灵感,创作的一首禅意诗。诗中通过“觉海性元澄”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心灵如广阔无边的海洋,原本清澈纯净。接着,“云何泡沫聚”暗示了世间万物如同海面上短暂的泡沫,看似繁华实则虚幻。

“境界风所吹,虚壑自相鼓”进一步阐述了世间万象随风起舞,如同山谷间的回声,都是因外在条件而生。诗人指出,人们不应被表面现象迷惑,误以为泡沫就是全部的潮水,流水的变化并非本质的不同。

“认沤岂全潮,识流匪异体”强调了认识事物应深入本质,理解流动不息的真理,而非仅停留于表象。诗人倡导一种超越世俗眼光的“达观”,即认识到万物的根本皆为空性,无需执着。

“水性本无泡,激流遂聚沫”运用比喻,说明水的本质并无泡沫,泡沫只是水流在特定情境下的显现。泡沫聚散无常,回归虚无,这正是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洞察。

最后,“君子识根本,安事劳与夺”告诫人们,智者明白事物的根本,不会被外界的得失所困扰。而“愚俗骇变化,横复生欣怛”则批评了世人对于世间变化的惊惶与喜怒,未能领悟到变化背后的永恒真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释敬安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44)

释敬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谢康乐维摩经十譬赞》八首(其二)

晴虚本无翳,阳焰何由生。

扰扰宁暂住,渴鹿徒驰情。

真空任起灭,明性无减增。

智者鉴其微,元同一见精。

性内相表状,非焰安知火。

新新相推移,荧荧非问我。

如何滞著人,终岁迷因果。

形式: 古风

拟《谢康乐维摩经十譬赞》八首(其三)

芭蕉本佳卉,绿叶方丛生。

内心匪坚实,外观亦清英。

未霜已零落,谁忆昔时荣。

生分本多端,芭蕉知不一。

合萼不结核,敷花何由实。

至人善取譬,无宰谁能律。

莫昵缘合时,当视分散日。

形式: 古风

拟《谢康乐维摩经十譬赞》八首(其四)

幻聚眩流目,众巧归我神。

能为城郭状,亦现男女身。

愚夫昧取舍,横复生爱瞋。

逝者复如斯,谁言此非真。

幻工作同异,谁复谓非真。

一从逝物过,既往亦何陈。

谬者疑久近,达者皆自宾。

勿起离合情,会无百代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拟《谢康乐维摩经十譬赞》八首(其五)

孰谓识性同,同寝各异见。

妄境故无恒,真如了不变。

梦觉俱强名,好恶谁与辨。

哂彼执著人,尚为浮物恋。

觉谓寝无知,寐中非无见。

意状盈明前,好思迭万变。

既悟眇已往,惜为淳物恋。

孰视娑婆尽,宁当非赤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