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邹帅母叶夫人二首(其一)

诗书教子昔邹母,燕喜宁亲今鲁侯。

石窌疏封时陆续,鱼轩迎养岁优游。

精专十念湘山佛,髣髴三生阆苑俦。

方拟绣舆扶上殿,不堪丹旐楚江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昔日邹母以诗书教子,今日鲁侯则以燕喜宁亲。
石窌(古代储藏食物的石室)分封不断,岁时轮番迎接奉养。
他专心致志修行佛法于湘山,仿佛与阆苑(仙境)中的仙侣相似。
原打算用锦绣装饰的车驾迎接他上殿,却没想到在丹旐(丧葬用的旗帜)下,他在楚江边离世。

注释

昔:从前。
邹母:指邹孟轲的母亲,以教子闻名。
燕喜:宴饮欢庆。
宁亲:使亲人安心。
石窌:石室。
疏封:分段封存。
陆续:轮流进行。
十念:极尽专注。
湘山佛:湘山上的佛教修行。
髣髴:仿佛。
阆苑俦:仙境中的伴侣。
绣舆:华丽的车驾。
丹旐:红色的丧幡。
楚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迈所作,名为《挽邹帅母叶夫人二首(其一)》。通过这短暂的几行,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对亲人深切情感的表达。

“诗书教子昔邹母,燕喜宁亲今鲁侯。”开篇两句,以诗书教育儿女为起点,通过“邹母”与“鲁侯”的对比,展现了从过去到现在的时间流转和家族的延续。这里,“邹母”指的是古代贤淑的母亲,而“燕喜宁亲今鲁侯”则是说到了现在,家中有位地位尊贵如鲁侯的人物,享受着家庭的温馨与平安。

“石窌疏封时陆续,鱼轩迎养岁优游。”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悠闲的生活场景。石头做成的印章被随手放置,封条也逐渐松开,这是一种时间流逝后的自然现象;“鱼轩”则是古代用来养鱼的地方,“迎养岁优游”表达的是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诗人享受着悠闲自得的时光。

“精专十念湘山佛,髣髴三生阆苑俦。”这两句则是对心灵世界的一种描绘。“精专十念”表达了集中精神的状态,而“湘山佛”可能指的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某种信仰或理想的追求;“髣髴三生阆苑俦”则是借用佛教的轮回观,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忘我的境界。

最后两句,“方拟绣舆扶上殿,不堪丹旐楚江头。”诗人原本计划着要乘坐华丽的车辇(绣舆)前往宏伟的殿堂,却因为不忍心离开母亲而放弃了这个想法。这里的“丹旐”可能是指古代官员所用的一种仪仗,而“楚江头”则是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留恋。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信仰以及个人理想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对母亲深切的情感和对故土的眷恋。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挽邹帅母叶夫人二首(其二)

昨依绿水芙蓉幕,得傍华堂萱草阴。

座末识裳蒙眄异,羹馀分颍念恩深。

巢庐正洒莱衣泪,传驿俄惊楚些音。

二母生荣虽迥别,天寒陟屺一般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挽陈直学二首(其二)

饱看布褐与轩裳,识破都如梦一场。

失鹿蕉间空咄咄,骑鹏天上去堂堂。

命真不遇才何负,人已无存德未忘。

珍重骓甥歌挽些,他年有泪洒槟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挽陈直学二首(其一)

领袖乡庠四十年,被书误得到华颠。

玉川大用不及试,东野古心常自鞭。

抱疢二诗知命语,遗骸一偈小乘禅。

修文地下非公愿,生则当生兜率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挽邱制干二首(其二)

曾见端平进士评,邱君磊落榜中英。

忘形尔汝同年集,驰志伊吾即日行。

举子能谈真将略,元戎誇得好门生。

可怜书剑浑无用,才力如何与命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