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
曹操始居邺,刘备据成都。
孙权在金陵,鼎足互相图。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历史上三国鼎立的格局,展现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回眸与思考。首句“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自西汉至东汉经历四百年后,最终分裂为三国鼎立的历史大背景。这里,“两汉”指的是西汉和东汉,而“四百载”则是对这段时期长度的一种概括。
接着,“曹操始居邺,刘备据成都。孙权在金陵”三句分别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政权所在地及其代表人物。曹操以河北邺城(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安阳县)为根据地,展开了他的一系列军事活动;刘备则稳固地占据着成都,这是他后来建立蜀汉的基础;而孙权则控制着金陵,即今天江苏省南京市一带。这些地点不仅是三国政权的地理标志,也映射出各自的政治、军事力量。
最后,“鼎足互相图”表达了三国之间尔虞我诈、争霸天下的复杂关系和紧张局势。“鼎足”比喻三国鼎立的形态,而“互相图”则揭示了他们之间不断地谋划与较量。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三国时期的历史轮廓,展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现力。
不详
蜀从刘备传后主,四十馀年为魏虏。
吴传孙亮至孙休,晋封孙皓归命侯。
魏有文明俱称帝,齐王高贵还相继。
陈留王立共五君,大业卒传司马懿。
混沌凿开知几岁,洪荒莫考传承裔。
但闻前史载三皇,伏羲神农及黄帝。
三皇之后五帝传,少昊颛顼高辛继。
唐尧虞舜又继之,天下于斯为盛际。
梁主是朱温,篡唐都汴宋。
友圭及末帝,灭于李克用。
庄宗克用子,灭梁又称唐。
明宗与悯潞,灭于石敬瑭。
敬瑭晋高祖,其子号少主。
虏为负义侯,契丹入中土。
晋亡汉始立,知远实姓刘。
传子称隐帝,二世遂为周。
周家有太祖,姓郭乃名威。
世宗及恭帝,仅能十载期。
共五十三年,天命遂有归。
东汉之光武,高皇九世孙。
诛莽中兴后,依前十二传。
明章称显肃,乃及和殇安。
顺贤冲与质,桓灵极不君。
终当孝献帝,汉室遂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