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混沌凿开知几岁,洪荒莫考传承裔。
但闻前史载三皇,伏羲神农及黄帝。
三皇之后五帝传,少昊颛顼高辛继。
唐尧虞舜又继之,天下于斯为盛际。
这首古诗描绘了中国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通过对远古历史的回顾,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诗中的“混沌凿开知几岁”表达了对于史前时代时间久远而难以考证的感慨。“洪荒莫考传承裔”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即远古历史如同洪荒之中,难以窥测其间的世系传承。
“但闻前史载三皇”转向具体的人物叙述,提到了中国神话中的三皇——伏羲、神农及黄帝。这些人物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文明的创造者和推动者。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远古先贤智慧和成就的崇敬。
“三皇之后五帝传”则是指在三皇之后,又有五位圣明的君主,即后来的历史记载中的五帝,他们分别是少昊、颛顼、高辛、唐尧及虞舜。这一系列的人物被赋予了引领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角色。
“天下于斯为盛际”则表达了一种对于当时社会达到了鼎盛状态的认知,暗示着诗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理解,即认为这些圣明君主的治理使得天下太平,国力强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歌颂古代圣贤和帝王,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传统观念——崇尚道德、尊重历史,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安宁与民族复兴的一种美好愿景。
不详
梁主是朱温,篡唐都汴宋。
友圭及末帝,灭于李克用。
庄宗克用子,灭梁又称唐。
明宗与悯潞,灭于石敬瑭。
敬瑭晋高祖,其子号少主。
虏为负义侯,契丹入中土。
晋亡汉始立,知远实姓刘。
传子称隐帝,二世遂为周。
周家有太祖,姓郭乃名威。
世宗及恭帝,仅能十载期。
共五十三年,天命遂有归。
东汉之光武,高皇九世孙。
诛莽中兴后,依前十二传。
明章称显肃,乃及和殇安。
顺贤冲与质,桓灵极不君。
终当孝献帝,汉室遂三分。
平王避难迁洛阳,桓庄僖惠襄顷匡。
定简灵景兼悼敬,二百馀年春秋王。
春秋之后周之晚,元王贞定相承纂。
哀考威烈遂传安,夷烈显圣慎靓赧。
三十七主始为秦,八百馀年谁谓短。
夷狄陷河洛,元帝南渡江。
宣帝之曾孙,立号都建康。
明成康与穆,哀废最堪伤。
简文武安后,桓玄暂称王。
卒闻恭帝世,逊位宋武皇。
两晋十五主,二百年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