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其十)三国之二

蜀从刘备传后主,四十馀年为魏虏。

吴传孙亮至孙休,晋封孙皓归命侯。

魏有文明俱称帝,齐王高贵还相继。

陈留王立共五君,大业卒传司马懿。

形式: 古风

翻译

蜀国跟随刘备传位给刘禅,四十多年后成为魏国的领土。
吴国从孙亮传到孙休,最终晋封孙皓为归命侯。
魏国有文明和高贵两代君主都称帝,接着是齐王高贵继位。
陈留王即位后共有五位君主,最终大业传给了司马懿。

注释

蜀:蜀汉。
刘备:蜀汉开国皇帝。
后主:刘禅,刘备之子,蜀汉末代皇帝。
魏:曹魏。
孙亮:东吴的末代皇帝。
孙休:孙亮之后的吴国君主。
晋封:被晋朝封赏。
孙皓:孙休之后的吴国末代皇帝。
归命侯:表示投降或屈服的封号。
文明:指魏文帝曹丕和其子魏明帝曹叡。
称帝:登基为皇帝。
高贵:指高贵乡公曹髦。
相继:连续接替。
陈留王:指曹丕,因其曾被封为陈留王。
五君:指蜀、吴、魏三国的五位君主。
司马懿:西晋的奠基人,最终篡夺了曹魏政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简创作的《历代诗·其十·三国之二》。诗中回顾了自刘备传位给刘禅后蜀汉被魏所灭,东吴由孙亮至孙皓的更替与最终归顺晋朝,以及魏、齐、陈等朝代的兴衰更迭,最后提到司马懿结束了大业。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了三国末年及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轮廓和王朝更替的情况。

从艺术角度看,这首诗语言凝练、历史感强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每个字句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没有过多的修辞装饰,却能清晰地传达出诗人的历史思考和情感体验。

在鉴赏这类史诗时,读者不仅能够从中领略到古代诗人对历史事件的个人理解和评价,同时也能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学功力。

收录诗词(136)

杨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历代诗(其一)三皇五帝

混沌凿开知几岁,洪荒莫考传承裔。

但闻前史载三皇,伏羲神农及黄帝。

三皇之后五帝传,少昊颛顼高辛继。

唐尧虞舜又继之,天下于斯为盛际。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历代诗(其十九)五代

梁主是朱温,篡唐都汴宋。

友圭及末帝,灭于李克用。

庄宗克用子,灭梁又称唐。

明宗与悯潞,灭于石敬瑭。

敬瑭晋高祖,其子号少主。

虏为负义侯,契丹入中土。

晋亡汉始立,知远实姓刘。

传子称隐帝,二世遂为周。

周家有太祖,姓郭乃名威。

世宗及恭帝,仅能十载期。

共五十三年,天命遂有归。

形式: 古风

历代诗(其八)东汉

东汉之光武,高皇九世孙。

诛莽中兴后,依前十二传。

明章称显肃,乃及和殇安。

顺贤冲与质,桓灵极不君。

终当孝献帝,汉室遂三分。

形式: 古风

历代诗(其五)东周

平王避难迁洛阳,桓庄僖惠襄顷匡。

定简灵景兼悼敬,二百馀年春秋王。

春秋之后周之晚,元王贞定相承纂。

哀考威烈遂传安,夷烈显圣慎靓赧。

三十七主始为秦,八百馀年谁谓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