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楼。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劳人只合一生休。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翻译

已经习惯了天涯路远的奔波,没必要再添加无谓的忧愁。天又冷了,草又衰了,又是一年秋天来临。不要因为满心的愁绪醒来而又去登楼远眺。
一生劳碌,陪伴我的只有代地的老马。就连天上一年才能相聚一次的牛郎也在笑话我的形单影只。忧劳之人只求走完自己的一生才能好好休息。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
此词为平韵四十二字体。
浪愁:空愁,无谓地忧愁。
宋杨万里《无题》:“渠侬狡狯何须教,说与旁人莫浪愁。
”漫:副词,休、莫、不要。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萧萧:形容马嘶鸣声。
代马:北方所产之马。
代,古代郡地,后泛指北方边塞地区。
曹植《朔风诗》: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
愿骋代马,倏忽北徂。
”刘良注:“代马,胡马也。
”寂寂:形容寂静。
牵牛:即牵牛星,俗称牛郎星。
此谓天上的牛郎尚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而作者却难以与妻子团聚,故而这人间的“寂寂”连牛郎也为之发笑。
劳人:忧伤之人,这里为自指。
《诗经·小雅·巷伯》: “骄人好好,劳人草草。
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
”高诱《淮南子》注: “‘劳,忧也。
’‘劳人’即忧人也。

鉴赏

这首词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从内容上看,它描绘了词人身处天涯,对生活中的变迁和孤独有所感悟。"已惯天涯莫浪愁"表达出词人经历世事沧桑后,对漂泊生活的淡然态度,不再轻易为琐事烦恼。"寒云衰草渐成秋"则通过自然景象暗示时光流转,季节更替,增添了淡淡的哀愁。

"漫因睡起又登楼"描绘了词人在无聊中醒来,随意登上高楼,进一步感受孤独的氛围。"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两句,以代马和牵牛的形象,寓言自己与孤独为伴,无人理解的境况,反映出词人心中的落寞。

最后的"劳人只合一生休"表达了词人对辛劳人生的感慨,认为这样的生活或许本该早早结束,流露出一种消极和无奈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孤寂与疲惫。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姜女庙

海色残阳影断霓,寒涛日夜女郎祠。翠钿尘网上蛛丝。

澄海楼高空极目,望夫石在且留题。六王如梦祖龙非。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浪淘沙令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