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伯泳涯侍郎守温陵(其一)

泉是梅溪遗爱乡,老倪复此种甘棠。

后来荐报西山政,归去全无南物装。

籍甚三贤皆法从,勉哉一赵继循良。

万安桥上传佳话,七十年间四侍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这泉水来自梅溪,是遗爱乡的馈赠,老倪又在这里种植了甘棠。
他后来在西山施政有方,离开时没有带走南方的任何财物。
这里的三位贤人都是他的追随者,赵某也努力效仿他的善行。
万安桥上流传着他的佳话,七十年间他竟成为四位侍郎之一。

注释

泉:泉水。
梅溪:地名,可能指某个有泉水的地方。
遗爱乡:古代地名,表示这个地方曾受人尊敬和怀念。
老倪:指代某位老人。
甘棠:古树名,象征贤人留下的美德。
荐报:推荐上报。
西山:地名,可能指政治中心或重要地区。
南物:南方的特产或财物。
装:携带,装载。
籍甚:非常有名。
三贤:三个德高望重的人。
法从:效法跟随。
一赵:一位赵姓人士。
循良:遵循善道,行为良好。
万安桥上:桥的名字,可能有吉祥之意。
佳话:美好的传说或故事。
四侍郎:四位高级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送赵伯泳涯侍郎守温陵(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人以泉水为引,追忆梅溪遗爱之乡愁,并通过老倪重新种植甘棠,表达了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后来荐报西山政,归去全无南物装”两句,描绘出赵伯泳涯侍郎即将离别而去,预示着一段新的旅程与职责,而他不再带有往昔的物品,意味着对新环境的适应与挑战。

“籍甚三贤皆法从,勉哉一赵继循良”两句,则是诗人表达对赵伯泳涯侍郎的赞誉和鼓励。这里的“三贤”指的是德高望重的人物,而“法从”则表示赵侍郎能够效仿这些贤者的美德。“勉哉一赵继循良”,则是劝勉他要继续保持其善行,传承下去。

最后,“万安桥上传佳话,七十年间四侍郎”两句,是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一种祝愿。万安桥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点,这里传颂着美好的故事;“七十年间四侍郎”,则可能是指赵伯泳涯家族中有四位担任侍郎的官员,或者是诗人对于他能够继承家风、在官场上取得骄人的成就的一种期许。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也通过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展现了古代士大夫之间的情谊与期待。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送徐子学梦鲤赴梅教二首(其二)

底官得似教官清,吏不能尘以道鸣。

三鳣堂前推老宿,百花洲上见诸生。

斯文有脉烦珍护,何地无才要作成。

朝列诸公半知己,匪朝吹上玉皇京。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徐子学梦鲤赴梅教二首(其一)

九州四海尽同年,德行公居一榜先。

太学何蕃名籍甚,南州孺子道巍然。

此行莫笑儒官冷,立事须还晚节坚。

闻说青衿齐引领,灵砂九转待丹铅。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徐茂功西上二首

有司具眼柬时髦,此士今才入网罗。

好去南宫平步过,向来东阁阅才多。

孤忠畎亩常忧国,大对轩墀莫主和。

有问臞翁消息者,官非不爱柰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黄少遇非熊守德庆

三纪间关历宦途,萧然全似一臞儒。

耻趋东閤隳高节,甘向南州剖左符。

悃愊不能为健吏,清修端可律贪夫。

羊城定见菊坡老,能为苍生一出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