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妾年十四五,自矜颜如花。

靡容翳鲛绡,腻理覆蝉纱。

耳珰垂明月,脸晕凝朝霞。

黄金饰钗纛,碧珠缀鬓鸦。

褰帷当户坐,皎皎灿天葩。

麝火博山然,云母屏风遮。

女师勤针薾,侍婢理筝琶。

母兄命良媒,交口称柔嘉。

自缘根本好,那复委泥沙。

岂知盛年去,空闺自长嗟。

五陵轻薄儿,纷纷斗骄奢。

遂言邻女美,弃妾不复誇。

含羞临晓镜,恐似鸠盘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我十五六岁青春年华,自认为容貌如花。
无暇容颜不需鲛绡遮掩,肌肤细腻如蝉翼纱覆盖。
耳环挂明月,脸颊泛起朝霞般的红晕。
头上插着黄金发钗,鬓边点缀碧绿珠子。
我坐在窗前,皎洁如天上的花朵。
香炉中的麝香燃烧,云母屏风增添神秘。
女师忙碌刺绣,侍女们调弄筝琶。
母亲兄长安排了媒婆,一致称赞我温柔贤淑。
只因根基牢固,我不怕被尘土埋没。
谁料青春不再,独守空闺只能独自哀叹。
五陵的轻浮少年,竞相炫耀他们的奢华。
他们竟说邻家女子更美,对我已无赞美。
清晨对镜,我含羞带怯,怕如病鸟鸠盘茶般憔悴。

注释

自矜:自视甚高,自我夸耀。
靡容:无暇容颜。
腻理:细腻的肌肤。
耳珰:耳环。
脸晕:脸颊的红晕。
钗纛:发钗。
皎皎:明亮洁白。
麝火:麝香燃烧。
女师:女红教师。
良媒:媒婆。
根本:根基,比喻内在品质。
空闺:空荡的闺房。
五陵:代指京城纨绔子弟。
邻女:邻居的女子。
鸠盘茶:形容憔悴的样子,像病鸟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十四五岁少女的美丽与骄傲,她自信自己的容貌如花,使用了精致的化妆和装饰来展示她的美。诗中的意象丰富,如“靡容翳鲛绡”、“腻理覆蝉纱”形容肌肤细腻光滑;“耳珰垂明月”、“脸晕凝朝霞”则描写了少女佩戴的珠宝和她面部的光彩。诗中还透露出少女对美好的追求,以及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

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诗转向了对青春易逝与爱情变迁的反思。少女开始担忧自己的美貌会消逝,她所珍视的关系也可能随时间而改变。这首诗通过对比少女目前的美好生活和她内心的不安,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184)

吴敬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字:敏轩
  • 号:粒民
  • 籍贯:安徽省全椒
  • 生卒年:1701—1754年

相关古诗词

和元帅书记萧郎中观习水师

元帅楼船出治兵,落星山外火旗明。

千帆日助江陵势,万里风驰下濑声。

杀气晓严波上鹢,凯歌遥骇海边鲸。

仲宣一作从军咏,回顾儒衣自不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太常萧少卿近郊马上偶吟(其一)

田园经雨绿分畦,飞盖闲行九里堤。

拂袖清风尘不起,满川芳草路如迷。

林开始觉晴天迥,潮上初惊浦岸齐。

怪得仙郎诗句好,断霞残照远山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冶城春望

铸剑池临古道旁,忠贞祠墓枕平冈。

雨馀圆藓生虚壁,风过长松倚坏墙。

建业三春花事好,句吴千载霸图荒。

衣冠晋代浑难问,独凭高原空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王明府见寄

时情世难消吾道,薄宦流年厄此身。

莫叹京华同寂寞,曾经兵革共漂沦。

对山开户唯求静,贳酒留宾不道贫。

善政空多尚淹屈,不知谁是解忧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