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常萧少卿近郊马上偶吟(其一)

田园经雨绿分畦,飞盖闲行九里堤。

拂袖清风尘不起,满川芳草路如迷。

林开始觉晴天迥,潮上初惊浦岸齐。

怪得仙郎诗句好,断霞残照远山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雨后的田园翠绿分隔成畦,我乘着轻车在九里堤悠闲漫步。
挥袖间,清风拂过,连尘土也不起,满眼是迷人的芳草小径。
林中微风吹过,让人感到天空格外晴朗,潮水上涨,岸边景色齐整。
难怪仙郎你的诗句如此优美,夕阳余晖映照下,远山如画。

注释

田园:耕种的土地。
经雨:经过雨水滋润。
绿分畦:绿色分布成畦田。
飞盖:轻便的车篷。
闲行:悠闲地行走。
九里堤:长九里的堤岸。
拂袖:挥动衣袖。
清风:凉爽的风。
尘不起:没有扬起尘土。
芳草:香草。
路如迷:道路仿佛迷失在花草之中。
林开始觉:树林中开始感觉到。
晴天迥:晴朗的天空格外开阔。
潮上初惊:潮水上涨让人惊讶。
浦岸齐:河岸线整齐。
仙郎:对诗人的尊称。
诗句好:诗句优美。
断霞:残余的晚霞。
残照:夕阳余晖。
远山西:远处的山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图。开篇“田园经雨绿分畦,飞盖闲行九里堤”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田园在春雨滋润后更加鲜活的一面,诗人骑马漫步于长达九里的堤上,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紧接着,“拂袖清风尘不起,满川芳草路如迷”两句,则通过动作和环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亲密感受,那些繁花似迷宫一般,让人沉醉。

诗的后半部分“林开始觉晴天迥,潮上初惊浦岸齐”描述了时间流转和季节更替带来的景象变化。这里,“始觉”与“初惊”分别表达了对自然界微妙感知的细腻,而“晴天迥”、“浦岸齐”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中平衡美的赞叹。

最后,“怪得仙郎诗句好,断霞残照远山西”两句,则是对友人的诗才的称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景物的感受和艺术创作的追求。这里的“仙郎”应指萧少卿,而“怪得”表达了一种惊喜与赞赏之情,最后一句则以壮丽的意象结束了整个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以及他对于生命、自然和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冶城春望

铸剑池临古道旁,忠贞祠墓枕平冈。

雨馀圆藓生虚壁,风过长松倚坏墙。

建业三春花事好,句吴千载霸图荒。

衣冠晋代浑难问,独凭高原空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王明府见寄

时情世难消吾道,薄宦流年厄此身。

莫叹京华同寂寞,曾经兵革共漂沦。

对山开户唯求静,贳酒留宾不道贫。

善政空多尚淹屈,不知谁是解忧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王庶子寄题兄长建州廉使新亭

谢守高斋结构新,一方风景万家情。

群贤讵减山阴会,远俗初闻正始声。

水槛片云长不去,讼庭纤草转应生。

阿连诗句偏多思,遥想池塘昼梦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印先辈及第后献座主朱舍人郊居之作

成名郊外掩柴扉,树影蝉声共息机。

积雨暗封青藓径,好风轻透白莎衣。

嘉鱼始赋人争诵,荆玉频收国自肥。

独坐公厅正烦暑,喜吟新咏见玄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