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歌十首(其九)

三峡连天水,奔波万里来。

风涛各自急,前后苦相推。

倒入黄牛漩,惊冲滟滪堆。

古今流不尽,流去不曾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三峡连接着天边的水流,奔腾万里远道而来。
风浪各自匆忙湍急,前后波浪艰难地相互推挤。
江水涌入黄牛漩涡,惊险地冲击着滟滪堆。
从古至今流水从未停歇,奔流而去不再回头。

注释

三峡: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以壮丽的山水著称。
连天水:形容水流浩渺,仿佛与天相连。
奔波:形容水势汹涌,快速流动的样子。
风涛:风浪,此处指江面上的风和波浪。
苦相推:形容波浪前后相互冲击,推进的景象,带有艰辛意味。
倒入:此处形象地描绘水流被卷入的样子。
黄牛漩:长江中的一个著名漩涡,位于四川宜宾附近,以水流湍急、危险著称。
惊冲:惊险地冲击,形容水流过险滩时的壮观景象。
滟滪堆:长江三峡瞿塘峡口的一块巨大礁石,古代为航行的一大障碍,常引起舟覆人亡的事故。
古今:从古代到现代,泛指很长的时间。
流不尽:水流源源不断,永远不会流完。
流去:水流离去,比喻时间的流逝或事物的消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象和汹涌澎湃的水势。"三峡连天水,奔波万里来"两句以宏伟的画面开篇,表现出三峡之水气势磅磅、连绵不绝,如同天然形成的一道壮丽景观。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隐含了诗人对于浩瀚江山和历史长河深邃的情感。

"风涛各自急,前后苦相推"进一步渲染了水势的猛烈与激昂,每一阵风波都像是有生命一般在竞相湧动,而前面的浪花与后面的水流又像是在无休止地相互推挤,这种描写增强了诗中的动感和紧张气氛。

"倒入黄牛漩,惊冲滟滪堆"则是对特定景象的精彩刻画。黄牛漩是一处险峻的地理标志,而水流在此地形成的漩涡及其声音,给人以震撼之感。

最后两句"古今流不尽,流去不曾回"则是诗人站在历史的角度,对江水和时间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江水始终在流淌,不曾停息,也不曾返回,而这正如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逆转。这两句诗不仅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永恒变化和人类短暂生命的感慨,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洞察宇宙之大的哲理。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楚歌十首(其十)

八荒同日月,万古共山川。

生死既由命,兴衰还付天。

栖栖王粲赋,愤愤屈平篇。

各自埋幽恨,江流终宛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遣行十首(其一)

惨切风雨夕,沉吟离别情。

燕辞前日社,蝉是每年声。

暗泪深相感,危心亦自惊。

不如元不识,俱作路人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遣行十首(其二)

十五年前事,恓惶无限情。

病僮更借出,羸马共驰声。

射叶杨才破,闻弓雁已惊。

小年辛苦学,求得苦辛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遣行十首(其三)

徙倚檐宇下,思量去住情。

暗萤穿竹见,斜雨隔窗声。

就枕回转数,闻鸡撩乱惊。

一家同草草,排比送君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