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李白墓

夜郎归未老,醉死此江边。

葬阙官家礼,诗残乐府篇。

游魂应到蜀,小碣岂旌贤。

身没犹何罪,遗坟野火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夜郎之人还未老去,就在这江边沉醉而死。
他的葬礼依照官方礼仪进行,但诗歌只剩残篇在乐府流传。
他的游魂或许会飘向蜀地,小小的墓碑怎能彰显他的贤德。
即使他去世,又有什么罪过?只是他的坟墓在野外被野火烧尽。

注释

夜郎:古代西南地区的小国,这里代指人。
归未老:年纪尚轻。
醉死:因饮酒过度而亡。
此江边:指具体的江边地点。
葬阙:正式的葬礼仪式。
官家礼:朝廷或官方的丧葬规定。
诗残:诗歌残缺不全。
乐府篇:古代音乐机构所创作的诗歌。
游魂:死后飘荡的灵魂。
蜀:古国名,今四川一带。
小碣:简陋的墓碑。
旌贤:表彰贤者。
身没:去世。
犹何罪:有什么罪过呢。
遗坟:遗留的坟墓。
野火燃:野外大火焚烧。

鉴赏

这首诗是项斯在唐朝时期所作的《经李白墓》,是一首怀念伟大诗人李白的诗歌。诗中的每一句都透露出对李白不朽才华和悲剧晚年的深切感慨。

"夜郎归未老,醉死此江边。" 这两句表达了对李白短暂而传奇一生的赞美与惋惜。"夜郎"是李白曾经游历的地方,而"归未老"则暗示他英年早逝的命运。"醉死此江边"则生动地描绘出李白豪放不羁、与自然为伴直至生命终结的情景。

"葬阙官家礼,诗残乐府篇。" 这两句则强调了李白的墓葬得到了官方的尊重,同时他的诗歌遗产如同永恒的乐章流传后世。"葬阙官家礼"说明李白虽是个放浪形骸的文人,但在去世后仍然受到朝廷的承认与尊重,得以按照官家的礼仪安葬。

"游魂应到蜀,小碣岂旌贤。" 这两句中,诗人似乎在想象李白的灵魂可能会游荡于蜀地(今四川一带),而小碣则是古代用以标记贤者的墓志铭。这里项斯借此表达对李白不仅生前才华横溢,连死后灵魂也应得到敬仰的深情。

"身没犹何罪,遗坟野火燃。" 最后两句则充满了悲凉与无奈。"身没犹何罪"表达了对李白英年早逝的不平和哀叹,而"遗坟野火燃"则描绘出一个荒凉的墓地景象,火焰在野外燃烧,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现象,也可能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消亡。

整首诗通过对李白生平和诗歌的回忆,以及对他不朽精神的赞颂,展现了项斯作为同代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时代的悲凉感,似乎在哀叹着诗人英年早逝与历史的无常。

收录诗词(99)

项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子迁
  • 籍贯: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

相关古诗词

咸阳别李处士

古道自迢迢,咸阳离别桥。

越人闻水处,秦树带霜朝。

驻马言难尽,分程望易遥。

秋前未相见,此意转萧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姚氏池亭

池馆饶嘉致,幽人惬所闲。

筱风能动浪,岸树不遮山。

啸槛鱼惊后,眠窗鹤语间。

何须说庐阜,深处更跻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春日题李中丞樊川别墅

心知受恩地,到此亦裴回。

上路移时立,中轩隔宿来。

川光通沼沚,寺影带楼台。

无限成蹊树,花多向客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春夜樊川竹亭陪诸同年宴

相知皆是旧,每恨独游频。

幸此同芳夕,宁辞倒醉身。

灯光遥映烛,萼粉暗飘茵。

明月分归骑,重来更几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