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其三)

残春庭院东风晓。细雨打、鸳鸯寒峭。

花尖望见秋千了。无路踏青斗草。

人别后、碧云信杳。对好景、愁多欢少。

等他燕子传音耗。红杏开也未到。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残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无奈期待。

“残春庭院东风晓”一句,以“残春”二字开篇,即刻画出时间背景,是春天即将结束之际。接着“细雨打、鸳鸯寒峭”描述了庭院中细雨绵绵,湿润而凉意,使得鸳鸯鸟儿显得格外寒冷,这里的“寒峭”一词不仅形容气候,也传达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花尖望见秋千了”这一句中,“花尖”指的是春天即将谢去的花朵,而“秋千”则是夏日庭院中的游乐设施,通过这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紧接着“无路踏青斗草”则描绘了一片无从踏入的绿色草地,不仅形象地展示了春意将尽,更寓含着人生旅途中难以选择的宿命。

“人别后、碧云信杳”转而写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离别,碧云如信物般承载着思念,但这份思念又是如此地遥远和模糊。接下来的“对好景、愁多欢少”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的景致时,更多的是愁绪和不尽的忧伤,而非欢乐。

最后,“等他燕子传音耗”一句中,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此处却用来传递声音,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信息的渺茫。末尾“红杏开也未到”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虽然杏花还未开放,但这份期待本身也是诗人心中难以释怀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致的细腻描写和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杏花天(其一)

挂帘等月阑干曲。厌永昼、劳烟倦局。

单衣汗透鲛绡缩。脱帽梳犀枕玉。

移床就、碧梧翠竹。寄语倩、姮娥伴宿。

轻风澹露清凉足。云缀银河断续。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杏花天(其二)

听蝉剪叶迎秋燕。画戟散、金铺开遍。

清风占住秦筝怨。楼上衙牌易晚。

飞雨过、绣幕尽卷。借水沈、龙涎旋碾。

金盆弄水停歌扇。凉在冰肌粉面。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沁园春(其三)

七十衰翁,告老归来,放怀纵心。

念聚星高宴,围红盛集,如何著得,华发陈人。

勉意追随,强颜陪奉,费力劳神恐未真。

君休怪,近频辞雅会,不是无情。岩扃。旧菊犹存。

更松偃、梅疏新种成。

爱静窗明几,焚香宴坐,闲调绿绮,默诵黄庭。

莲社轻舆,雪溪小棹,有兴何妨寻弟兄。

如今且,躲花迷酒困,心迹双清。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沙塞子(其二)大悲、再作

蛮径寻春春早,千点雪,已飞梅。

席地插花传酒、日西催。

莫作楚囚相泣,倾银汉,洗瑶池。

看尽人间桃李、拂衣归。

形式: 词牌: 沙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