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尝闻有为法,佛说如梦幻。
胡然窣堵波,香花耀凡眼。
诗中“尝闻有为法,佛说如梦幻”两句,从佛教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无常、如同梦幻的哲理。这里的“为法”是指佛家修行之道,而“佛说如梦幻”则是佛陀对于世间现象的一种比喻,强调其虚幻不实的本质。
接着,“胡然窣堵波,香花耀凡眼”两句,则描绘了一幅西域风光图。其中“胡然”指的是西域胡人的豪放不羁,“窣堵波”则是对佛塔的一种称呼,这里可能指的是远离尘世的佛教圣地。“香花耀凡眼”则是在形容那里的自然景观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香花在阳光下绽放,映入人们的眼帘。
总体而言,这段诗句既包含了对佛法哲理的理解,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异域风情的向往和赞美。
不详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遥闻金在沙,知是虚名号。
世人方竞奢,何兹有遗宝。
典午既陵夷,群材共沦谢。
唯有青青松,于今被王化。
梵教一来东,群心日归向。
土石至无情,也作披缁状。
暂时来访道家流,肯伴烟萝滞一丘。
为忆长安瞻日下,欲寻蓬岛向鳌头。
陶潜醉后虽眠石,王粲忧多更上楼。
宣室岁馀虚席在,青山何路更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