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地沉沉夜溯舟,鬼神未觉走何州。
明朝遣间应无是,莫恐元戎逐客不。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独行的孤独与不安之情。"天地沉沉夜溯舟",表达了在深沉的夜色中,一叶孤舟缓缓前进的情景,给人以时间静止、空间广阔之感。"鬼神未觉走何州"则透露出诗人在这宁静而又有些超自然氛围中的迷茫与无助,似乎连鬼神都尚未觉察他将要前往的方向。
接着的两句"明朝遣间应无是,莫恐元戎逐客不"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和不安。这里的"遣间"可能指的是朝廷派出的人员或密探,而"元戎"则可能代指边疆的军队或敌人。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处于某种监视或者追逐之中,表达了一种逃避与隐匿的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绪和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个人境遇。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千金犯险脱旃裘,谁料南冠反见雠。
记取小西门外事,年年上巳哭江头。
荒郊下马问何之,死活元来任便宜。
不是白兵生眼孔,一团冤血有谁知。
一别迎銮十八秋,重来意气落旄头。
平山老子不收拾,南望端门泪雨流。
秦庭痛哭血成川,翻讶中行背可鞭。
南北共知忠义苦,平生只少两淮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