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金犯险脱旃裘,谁料南冠反见雠。
记取小西门外事,年年上巳哭江头。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爱国主义者文天祥所作,名为《出塞》。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不屈的民族气节。
“千金犯险脱旃裘”,这里的“千金”指的是珍贵如同千两黄金的生命,"犯险"则表明诗人不惜冒险一往无前,即使面对危难也不退缩。"脱旃裘"暗示着抛弃了官职和荣华,"旃裘"原指古代将军所佩的饰物,这里比喻为官服。
"谁料南冠反见雠"中的“南冠”是古时罪人之冠,这里的“谁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不解。"反见雠"则意味着本来希望能够改变现状,结果却又重新陷入了困境。
"记取小西门外事"中的“小西门”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这里诗人提起往事,是在表达对过去的回忆和反思。
"年年上巳哭江头"里的“上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节气,通常与清明节相近。这里诗人每到这个时节都要去江边哭泣,表达的是深沉的哀伤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尽追忆。
整首诗充满了悲凉和苍茫,通过诗人的个人遭遇折射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文天祥作为一位爱国者,他的情感深处是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荒郊下马问何之,死活元来任便宜。
不是白兵生眼孔,一团冤血有谁知。
一别迎銮十八秋,重来意气落旄头。
平山老子不收拾,南望端门泪雨流。
秦庭痛哭血成川,翻讶中行背可鞭。
南北共知忠义苦,平生只少两淮缘。
琼花堂上意茫然,志士忠臣泪彻泉。
赖有使君知义者,人方欲杀我犹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