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十二)

人寄天地间,官爵寄所寄。

所寄本傥来,得丧亦常事。

何哉浅丈夫,以此芥胸次。

达人视为轻,譬彼摴蒲戏。

役满须过更,代者乃未至。

故乡隔太湖,一舸归甚易。

秋高山骨露,始见松竹翠。

依依古梅村,是中有深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翻译

人在天地之间生存,官职和爵位也只是暂时寄存。
这些身外之物原本就非我所有,得到失去都是常有的事情。
为何平凡之人对此如此挂怀?在他们心中,这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事。
通达的人看得很轻,就像看待赌博游戏一般。
服役期满等待交接,但接替者还未到来。
故乡隔着太湖,乘船回去其实很容易。
秋天的高山上寒气透骨,这时才显出松竹的青翠。
古老的梅树林边,隐藏着深层的意味。

注释

傥来:偶然得到。
得丧:得失。
芥胸:微小的心胸,比喻不放在心上。
摴蒲戏:古代的一种博戏,比喻世俗的追求。
役满:服役期满。
太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一舸:一艘小船。
骨露:形容山峰清冷,露骨。
依依:形容树木茂盛或依恋不舍。
深意:深层的含义或寓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予久客思归》。诗中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漂泊外乡、渴望回归故土的情感,以及对官职得失的淡然态度。

"人寄天地间,官爵寄所寄。" 这两句描绘出人在世间如同寄宿,官职亦如浮云,不可把握。

"所寄本傥来,得丧亦常事。" 这里的“傥”意指偶然、无常,表明一切都有变数,得失都是平常之事。

"何哉浅丈夫,以此芥胸次。" “芥”在这里比喻心中的忧虑,诗人自称为“浅丈夫”,表现出对自己对待世事的态度不够成熟或过于在意。

"达人视为轻,譬彼摴蒲戏。役满须过更,代者乃未至。" “达人”指通晓世事之人,他们将这看作轻易之物;“摴蒲戏”比喻官场上的升迁如同儿戏,而“役满须过更”则表明诗人对待仕途的态度,认为即使职位到达顶峰,也必须等待时机。

"故乡隔太湖,一舸归甚易。秋高山骨露,始见松竹翠。依依古梅村,是中有深意。" 这几句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以及秋天山川的美景。“古梅村”中的“梅”常象征着坚贞不屈,这里或许隐含诗人的某种情操和志向。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在宦海浮沉中保持超然物外的态度,以及对家国之思的深切。同时,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极富古典诗词的韵味与意蕴,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学才华。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十)

七十古所希,我今六十馀。

干时本无策,谋生术尤疏。

就食泮水宫,学圃乏薪蔬。

凛凛座无毡,踽踽出无驴。

厌厌尊无酒,呥呥食无鱼。

官居古云冷,已矣当归欤。

缅怀二女子,夫家住桐庐。

三年千里别,旷久不得书。

日者遣一力,还家问何如。

江滨桐君山,土肥药堪锄。

山根有閒地,或容房客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十一)

未仕每愿仕,既仕复思归。

了知归来是,宜悟求仕非。

干禄本为贫,元非慕轻肥。

已昧好为戒,复贻素餐讥。

时艰士失业,十家九寒饥。

岂无禹稷思,力薄愿乃违。

吾门可罗雀,载酒人来稀。

下考劣已书,归心疾如飞。

眷言长途马,老矣思脱鞿。

昼短歌意长,式微兮式微。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三)

我非章句儒,亦非渔樵徒。

少年逞粗豪,提笔赋两都。

老尚著儒冠,却悔识之无。

既难栖山林,又倦游江湖。

一官仅供口,康济不在吾。

秋风方戒寒,正道日荒芜。

行矣且归耘,寸田聊自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一)

自我来溧阳,四见木叶秋。

泮宫久敝漏,量力完且修。

幸然土木备,及此工役休。

巍巍大成殿,势与邹鲁侔。

圣贤日云迈,可以遗象求。

扪心了无怍,一扫筑舍谋。

咫尺三茅山,乃独欠此游。

且须归去来,速为营菟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