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十)

七十古所希,我今六十馀。

干时本无策,谋生术尤疏。

就食泮水宫,学圃乏薪蔬。

凛凛座无毡,踽踽出无驴。

厌厌尊无酒,呥呥食无鱼。

官居古云冷,已矣当归欤。

缅怀二女子,夫家住桐庐。

三年千里别,旷久不得书。

日者遣一力,还家问何如。

江滨桐君山,土肥药堪锄。

山根有閒地,或容房客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七十岁在古代很少见,如今我已经六十多岁。
平日里本无良策,谋生手段尤其稀疏。
我在泮水宫求食,种菜却缺少柴火和蔬菜。
座位上没有垫子,出门又无驴可骑。
酒杯里总是空荡荡,饭菜中也难觅鱼肉。
官职本就清寒,看来是时候回家了。
怀念那两位女子,她们的家在桐庐。
分别已有三年,长久未收到她们的信。
近日派去一名仆人,回家询问情况如何。
江边的桐君山,土壤肥沃适合种药。
山脚下有些空地,或许能容纳房客居住。

注释

古所希:在古代很少见。
我今:如今我。
干时:平日。
谋生术:谋生手段。
泮水宫:古代学府。
学圃:种菜。
凛凛:寒冷的样子。
踽踽:孤独的样子。
厌厌:空虚的样子。
呥呥:饥饿的样子。
官居:官职。
古云:古人常说。
缅怀:怀念。
夫家:对方的家。
三年:三年时间。
旷久:长久。
遣:派遣。
问何如:询问情况如何。
江滨:江边。
桐君山:地名。
山根:山脚。
房客居:可供房客居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经沧桑、怀抱归乡之情的老者心境。七十古所希,表明了诗人对于长寿的渴望,而自己已经六十馀岁,感慨于时光易逝。干时本无策,谋生术尤疏,透露出诗人对生活困顿的无奈和对未来迷茫的担忧。

就食泮水宫,学圃乏薪蔬,凛凛座无毡,踽踽出无驴,厌厌尊无酒,呥呥食无鱼,这些句子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贫困。泮水宫可能是诗人暂居的地方,而学圃乏薪蔬则暗示了物质上的匮乏。

官居古云冷,已矣当归欤,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强烈的归乡欲望。缅怀二女子,夫家住桐庐,是诗人心中所牵挂的人和地方。三年千里别,旷久不得书,则是时间流逝,相隔遥远,没有消息传递。

日者遣一力,还家问何如,江滨桐君山,土肥药堪锄,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规划。山根有閒地,或容房客居,则是希望在一个宁静的地方安顿下来。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过去与现在、个人的渴望与社会的冷漠,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体验。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十一)

未仕每愿仕,既仕复思归。

了知归来是,宜悟求仕非。

干禄本为贫,元非慕轻肥。

已昧好为戒,复贻素餐讥。

时艰士失业,十家九寒饥。

岂无禹稷思,力薄愿乃违。

吾门可罗雀,载酒人来稀。

下考劣已书,归心疾如飞。

眷言长途马,老矣思脱鞿。

昼短歌意长,式微兮式微。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三)

我非章句儒,亦非渔樵徒。

少年逞粗豪,提笔赋两都。

老尚著儒冠,却悔识之无。

既难栖山林,又倦游江湖。

一官仅供口,康济不在吾。

秋风方戒寒,正道日荒芜。

行矣且归耘,寸田聊自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一)

自我来溧阳,四见木叶秋。

泮宫久敝漏,量力完且修。

幸然土木备,及此工役休。

巍巍大成殿,势与邹鲁侔。

圣贤日云迈,可以遗象求。

扪心了无怍,一扫筑舍谋。

咫尺三茅山,乃独欠此游。

且须归去来,速为营菟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四)

江海寄孤篷,飘飘一鸥似。

汲汲谋稻粱,欲去行且止。

渊明真达者,解印如脱屣。

五斗何足云,可但折腰耻。

我尝慕其人,出仕亦漫尔。

客行入岁晏,田稼逢水毁。

逝者既如斯,吾属可去矣。

肯负白鸥盟,西湖钓秋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