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园

北园东风起,杂花次第开。

心知须臾落,一日三四来。

花下岂无酒,欲酌复迟回。

所思眇千里,谁劝我一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北园里东风吹起,各种花朵依次开放。
心里知道它们很快会落下,一天就要来三四次。
花下怎能没有酒,想要斟酒却又迟疑徘徊。
思绪飘渺至千里之外,谁能劝我饮上一杯?

注释

北园:指北面的花园或公园。
杂花:各种各样的花。
次第:依次,按照顺序。
须臾:形容时间短暂,一会儿。
三四来:表示频繁地来,此处指花落。
酌:斟酒,倒酒。
迟回:犹豫不决,徘徊。
眇千里:形容思绪遥远。
谁劝我一杯:谁能鼓励或陪伴我喝一杯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赏花的画面,其中蕴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北园东风起,杂花次第开"写出了春天东风吹拂下,北园中各种花朵竞相开放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然而,诗人的情感很快转向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心知须臾落,一日三四来"表达了诗人内心对时间流逝的深刻理解和无奈。虽然花开美好,但不久即会凋谢,正如一天之中,早晨、午后、黄昏乃至夜晚的更迭交替,时间在不断地流失。

"花下岂无酒,欲酌复迟回"则是诗人在面对这美好而易逝的景致时,不禁产生了饮酒以忘忧的念头。然而,他并没有立刻行动,而是犹豫不决,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所思眇千里,谁劝我一杯"则表达了诗人在此刻对远方亲朋好友的怀念,以及他希望有人能陪伴与共饮,却又感到孤独和无助。这里的“所思”指的是深沉的思念,而“眇千里”则形象地描绘出这种思念之浓烈,仿佛能够穿越千山万水,跨越时空。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花开的描写,以及对时间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生活哲理。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北亭

庐宫山下州,湓浦沙边宅。

宅北倚高冈,迢迢数千尺。

上有青青竹,竹间多白石。

茅亭居上头,豁达门四辟。

前楹卷帘箔,北牖施床席。

江风万里来,吹我凉淅淅。

日高公府归,巾笏随手掷。

脱衣恣搔首,坐卧任所适。

时倾一杯酒,旷望湖天夕。

口咏独酌谣,目送归飞翮。

惭无出尘操,未免折腰役。

偶获此闲居,谬似高人迹。

形式: 古风

北亭卧

树绿晚阴合,池凉朝气清。

莲开有佳色,鹤唳无凡声。

唯此闲寂境,惬我幽独情。

病假十五日,十日卧兹亭。

明朝吏呼起,还复视黎氓。

形式: 古风

北亭独宿

悄悄壁下床,纱笼耿残烛。

夜半独眠觉,疑在僧房宿。

形式: 古风

北窗三友

今日北窗下,自问何所为。

欣然得三友,三友者为谁。

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

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已时。

一弹惬中心,一咏畅四肢。

犹恐中有间,以酒弥缝之。

岂独吾拙好,古人多若斯。

嗜诗有渊明,嗜琴有启期。

嗜酒有伯伦,三人皆吾师。

或乏儋石储,或穿带索衣。

弦歌复觞咏,乐道知所归。

三师去已远,高风不可追。

三友游甚熟,无日不相随。

左掷白玉卮,右拂黄金徽。

兴酣不叠纸,走笔操狂词。

谁能持此词,为我谢亲知。

纵未以为是,岂以我为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