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
尽日人不到,一尊谁与同。
凉随莲叶雨,暑避柳条风。
岂分长岑寂,明时有至公。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向往。在这静谧的环境中,"尽日人不到,一尊谁与同",表达了一种孤独而自在的情怀。诗人似乎已经不再追求世俗的人际交往,而是选择了与大自然为伴。
接下来的两句 "凉随莲叶雨,暑避柳条风" 描绘了诗人如何利用自然来调节自己的生活,如同现代人的空调一般,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顺应和依赖。最后两句 "岂分长岑寂,明时有至公" 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得到净化的状态,"至公" 二字更增添了几分超脱尘世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孤独生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清高脱俗的人生态度。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日月昼夜转,年光难驻留。
轩窗才过雨,枕簟即知秋。
草际鸟行出,溪中虹影收。
唯君壮心在,应笑卧沧洲。
烧火掩关坐,穷居客访稀。
冻云愁暮色,寒日淡斜晖。
穿牖竹风满,绕庭云叶飞。
已嗟周一岁,羁寓尚何依。
江东寒近腊,野寺水天昏。
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
照墙灯焰细,著瓦雨声繁。
漂泊仍千里,清吟欲断魂。
常闻画石不画水,画水至难君得名。
海色未将蓝汁染,笔锋犹傍墨花行。
散吞高下应无岸,斜蹙东南势欲倾。
坐久神迷不能决,却疑身在小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