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苗七求职

相逢未得三回笑,风送离情入剪刀。

客路最能销日月,梦魂空自畏波涛。

独眠秋夜琴声急,未拜军城剑色高。

去去缘多山与海,鹤身宁肯为飞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我们相见未能多次欢笑,清风将离别的愁绪吹入剪刀般的思绪。
旅途漫长,日月消磨,梦境中我独自畏惧波涛汹涌。
秋天夜晚独自醒来,琴声急促,还未拜见军城,剑光已让我心生敬畏。
未来的路充满山峦大海,我这孤鹤宁愿不飞翔也不愿承受奔波之苦。

注释

相逢:相遇。
未得:未能。
三回笑:多次欢笑。
风送:清风传送。
离情:离别之情。
入剪刀:吹入思绪。
客路:旅途。
销日月:消磨日月。
梦魂:梦境中的我。
空自:独自。
畏波涛:畏惧波涛。
独眠:独自醒来。
秋夜:秋天夜晚。
琴声急:琴声急促。
未拜:还未拜见。
军城:军营。
剑色高:剑光耀眼。
去去:未来的路。
缘多:充满。
山与海:山峦大海。
鹤身:孤鹤。
宁肯:宁愿。
为飞劳:承受奔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项斯的作品,名为《送苗七求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忧伤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相逢未得三回笑,风送离情入剪刀。"

这一句描绘了朋友之间难得的聚首,以及即将到来的分别之苦。"三回笑"表明短暂而珍贵的欢聚,而"风送离情入剪刀"则是形容离别之痛,如同被秋风中的落叶所带来的凄凉,穿透心扉。

"客路最能销日月,梦魂空自畏波涛。"

这两句写出了远行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内心深处对未知未来的一种敬畏和恐惧。"客路"指的是旅途中的孤独与漫长,而"销日月"则是说这种感觉让人忘记了时间的存在;"梦魂空自畏波涛"则表达了一种在梦中也无法逃离的对未来的不安和敬畏。

"独眠秋夜琴声急,未拜军城剑色高。"

这里描绘的是诗人独自一人在深秋之夜中的心境。"独眠秋夜"表明了孤独与寂静,而"琴声急"则是内心的焦虑和不安通过琴声得以宣泄;"未拜军城剑色高"则是说诗人对于朋友将要面临的艰难险阻有着深深的忧虑。

"去去缘多山与海,鹤身宁肯为飞劳。"

这两句表达了对远行者的祝愿和自己的不舍。"去去缘多山与海"是说朋友即将踏上一条充满未知挑战的道路,而"鹤身宁肯为飞劳"则是一种愿意承担辛勤努力以追求理想的决心。

项斯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于未来的不安与期待。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然而又坚定的情怀,是一篇集美好寄托于一身的佳作。

收录诗词(99)

项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子迁
  • 籍贯: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

相关古诗词

送客归新罗

君家沧海外,一别见何因。

风土虽知教,程途自致贫。

浸天波色晚,横笛鸟行春。

明发千樯下,应无更远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宫人入道

愿随仙女董双成,王母前头作伴行。

初戴玉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

将敲碧落新斋磬,却进昭阳旧赐筝。

旦暮焚香绕坛上,步虚犹作按歌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殷中丞游边

话别无长夜,灯前闻曙鸦。

已行难避雪,何处合逢花?

野寺门多闭,羌楼酒不赊。

还须见边将,谁拟静尘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顾少府

作尉年犹少,无辞去路赊。

渔舟县前泊,山吏日高衙。

幽景临溪寺,秋蝉织杼家。

行程须过越,先醉镜湖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