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愿随仙女董双成,王母前头作伴行。
初戴玉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
将敲碧落新斋磬,却进昭阳旧赐筝。
旦暮焚香绕坛上,步虚犹作按歌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项斯的作品,名为《送宫人入道》。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董双成女士进入道教宫观修行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她美好前程的祝愿。
"愿随仙女董双成,王母前头作伴行。"
这两句表明诗人希望能与董双成一同追随仙女,成为西王母前面的伴侣,这里体现了对朋友修道成仙的美好愿望和支持。
"初戴玉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
这两句写的是董双成初次戴上玉冠时可能会有所犹豫或不适应,而诗人则希望她能在金殿之中有一个新的名字,这里的“金殿”可能是指道观中的正殿,象征着一种精神的提升和新生。
"将敲碧落新斋磬,卻進昭陽舊賜筝。"
这两句描述了董双成即将在碧落新修建的斋堂中敲击磬石(道教仪式中的用具),而后又会进入昭阳旧时赐给她的筝(古代弦乐器械,常用于宗教仪式)。这里诗人通过具体的物品和环境描写,展现了董双成即将投入的道教生活。
"旦暮焚香绕坛上,步虚犹作按歌声。"
最后两句则是对朋友修行生活的进一步美好想象。诗人希望她能够在每天早晚都焚烧香料于坛上,并且在空灵之中仿佛还能听到她的歌声。这不仅是对董双成道德修为的一种祝福,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朋友所选择道路的深切理解和支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宗教仪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朋友入道后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她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支持。
不详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话别无长夜,灯前闻曙鸦。
已行难避雪,何处合逢花?
野寺门多闭,羌楼酒不赊。
还须见边将,谁拟静尘沙。
作尉年犹少,无辞去路赊。
渔舟县前泊,山吏日高衙。
幽景临溪寺,秋蝉织杼家。
行程须过越,先醉镜湖花。
吟诗三十载,成此一名难。
自有恩门入,全无帝里欢。
湖光愁里碧,岩景梦中寒。
到后松杉月,何人共晓看。
灵山巡未遍,不作住持心。
逢寺暂投宿,是山皆独寻。
有时过静界,在处想空林。
从小即行脚,出家来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