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殷中丞游边

话别无长夜,灯前闻曙鸦。

已行难避雪,何处合逢花?

野寺门多闭,羌楼酒不赊。

还须见边将,谁拟静尘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无需长久告别,灯下已听早鸦叫。
行走难避风雪,何时才能遇见春花?
野外寺庙多关闭,羌族楼阁酒难赊。
还需见到守边将领,谁能平定这纷扰尘沙。

注释

话别:告别。
长夜:漫长的夜晚。
灯前:灯下。
闻曙鸦:听见早起的乌鸦叫声。
已行:已经启程。
难避:难以避免。
雪:雪。
何处:哪里。
合逢:相遇。
野寺:野外的寺庙。
门多闭:多数门关闭着。
羌楼:羌族人的房屋。
酒不赊:酒无法赊买。
还须:仍然需要。
边将:边疆将领。
谁拟:谁能。
静尘沙:平定战乱。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别离之际的凄凉与孤独。在夜深人静之时,灯光下听到了早晨的鸟鸣声,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和即将到来的分离。"已行难避雪"则是用雪来比喻时间的不可挽回,也许是在暗示外界的艰辛与严酷,而诗人却在询问,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何处能够寻找到温暖和美好的东西(即“花”)。

"野寺门多闭"则表达了一种寂寞与荒凉之感,那些原本应该是宁静所在的乡村寺庙,如今却关闭着门扉,似乎连精神上的避风港也已经消失了。而"羌楼酒不赊"则透露出一种生活的艰难和物资的匮乏,连酒这种能带来片刻欢愉的东西都已无法获得。

最后两句"还须见边将,谁拟静尘沙"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关切,以及对能够安抚这些动荡局势的人物的期待。这里的“边将”不仅是军事上的将领,也象征着在艰苦环境中仍能坚守职责、保持冷静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化的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社会动荡与个体命运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99)

项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子迁
  • 籍贯: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

相关古诗词

送顾少府

作尉年犹少,无辞去路赊。

渔舟县前泊,山吏日高衙。

幽景临溪寺,秋蝉织杼家。

行程须过越,先醉镜湖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

吟诗三十载,成此一名难。

自有恩门入,全无帝里欢。

湖光愁里碧,岩景梦中寒。

到后松杉月,何人共晓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僧

灵山巡未遍,不作住持心。

逢寺暂投宿,是山皆独寻。

有时过静界,在处想空林。

从小即行脚,出家来至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僧归南岳

心知衡岳路,不怕去人稀。

船里谁鸣磬,沙头自曝衣。

有家从小别,是寺即言归。

料得逢春住,当禅云满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