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道中杂咏三首(其一)

半世区区何所求,南来岂为稻粱谋。

烟岚远近浓还淡,石濑萦回咽更流。

云外钩辀听处好,溪头略彴渡时幽。

何须更论他年事,且把风光慰旅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上饶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哲思。首句“半世区区何所求”,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反思,似乎在感叹人生追求的渺小与无常。接着,“南来岂为稻粱谋”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生活目的的深刻思考,暗示了诗人可能超越了物质追求,寻求着更为内在的精神满足。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烟岚远近浓还淡,石濑萦回咽更流。”烟雾缭绕的山峦或浓或淡,溪水在石头间蜿蜒流淌,发出细碎的声音,这些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与变化。而“云外钩辀听处好,溪头略彴渡时幽”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远处云层中传来鸟鸣声,溪边简易的小桥让人感到宁静与幽深,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诗的意境。

最后两句“何须更论他年事,且把风光慰旅愁”,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似乎在说,不必过多忧虑未来的得失,眼前的美景已经足够抚慰旅途中的忧愁。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高度欣赏,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是一首富有哲思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上饶道中杂咏三首(其二)

鬓毛萧飒寸馀冠,蒙犯风霜却岁寒。

但使孤忠能感激,岂辞远谪备艰难。

苍苍云木留深景,渺渺深溪泻暮湍。

独坐苦吟山寺冷,照人孤月正团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上饶道中杂咏三首(其三)

漠漠烟村一笛风,溪山都在夕阳中。

遥看天色暮云碧,渐见山头野烧红。

闽岭风烟知已近,浙江书问恨难通。

暝投山寺凭虚阁,隐耳犹听响暮钟。

形式: 七言律诗

过鹅湖留赠昌长老二首(其一)

云山深处到鹅湖,万木森森一径纡。

日落风高钟倍响,烟寒林暝鸟相呼。

宗风振起人能继,祖道流传德不孤。

须信山林真隐地,纷纷朝市更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过鹅湖留赠昌长老二首(其二)

谪宦去为剑浦吏,税驾且作鹅湖游。

沈沈梵宇殿阁古,寂寂胜地林泉幽。

祖师道场谁继嗣,妙峰德云真比丘。

夜寒灯下接软语,却恨行客难淹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