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宿罗源西峰寺示辉上人

一宿西峰寺,尘烦暂觉清。

远林生夕籁,高阁起钟声。

山寂僧初定,廊深火自明。

虽云殊出处,聊与说无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西峰寺过了一夜,世俗烦恼暂时消减。
远处的树林里传来夜晚的声音,高高的阁楼上传来钟声悠扬。
寂静的山中,僧人刚刚打坐入定,长长的走廊里只有火光照明。
虽然我们的生活道路不同,但此刻姑且一同谈论不生不灭的话题。

注释

一宿:过夜住宿。
尘烦:世俗烦恼。
夕籁:夜晚的声音。
钟声:寺庙中的报时或仪式钟声。
僧初定:僧人刚进入静坐冥想状态。
廊深:长而深的走廊。
无生:佛教术语,指超越生死轮回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峰寺中的一夜宁静时光。开篇“一宿西峰寺,尘烦暂觉清”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心境澄明的状态。接下来的“远林生夕籁,高阁起钟声”则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庙钟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氛围。

诗中“山寂僧初定,廊深火自明”一句,不仅描绘了僧侣入夜后开始沉静修行的情景,还通过“廊深火自明”暗示了一种内心的光明与温暖。最后,“虽云殊出处,聊与说无生”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在异地,但心灵上的沟通和对生命真谛的追寻是超越空间的。

整首诗通过对西峰寺夜宿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世、悟达生命本质的渴望。语言简洁而不失丰富的意境,是唐代诗风的一个缩影。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逢友生言怀

安亲非避地,羁旅十馀年。

道长时流许,家贫故旧怜。

相逢今岁暮,远别一方偏。

去住俱难说,江湖正渺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宿天竺寺晓发罗源

黄昏投古寺,深院一灯明。

水砌长杉列,风廊败叶鸣。

山云留别偈,王事速归程。

迢遰罗源路,轻舆候晓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宿灵岩寺

马疲盘道峻,投宿入招提。

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

偃腹虚檐外,林空鸟恣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宿城南盛本道怀皇甫冉

暑夜宿南城,怀人梦不成。

高楼邀落月,叠鼓送残更。

隔浦云林近,满川风露清。

东埼不可见,矫首若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