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近夜山更碧,入林溪转清。
不知伏牛事,潭洞何从横。
野岸烟初合,平湖月未生。
孤舟屡失道,但听秋泉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清新的山间溪流之景,透露出诗人独自夜行时的宁静心境。
“近夜山更碧”一句,以深邃的绿色渲染出晚上山峦的神秘面貌。"入林溪转清"则是诗人进入树林后的发现,溪水变得更加清澈。这两句共同营造了一种深幽静谧的氛围。
“不知伏牛事”表达了对远古伏牛之类传说缺乏了解的态度,同时也可解作对世间纷争的不闻不问。"潭洞何从横"则是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好奇与探究,似乎在询问那些潭洞和岩石如何形成,它们横亘在那里。
“野岸烟初合”描绘了山间溪流两岸薄雾初聚的画面,这些细腻之处显示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感受。"平湖月未生"则是指湖上的明月尚未来临,水天一色,静谧无声。
“孤舟屡失道”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迷茫,他在这清幽的溪流中多次迷失方向,似乎也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不确定性。"但听秋泉声"则是诗人在迷茫中所依赖的声音,即那永恒不变、清脆悦耳的秋夜山泉之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享受宁静孤独的意境。
不详
长溪通夜静,素舸与人闲。
月影沈秋水,风声落暮山。
稻花千顷外,莲叶两河间。
陶令多真意,相思一解颜。
西陵潮信满,岛屿没中流。
越客依风水,相思南渡头。
寒光生极浦,落日映沧洲。
何事扬帆去,空惊海上鸥。
湖南通古寺,来往意无涯。
欲识云门路,千峰到若耶。
春山子敬宅,古木谢敷家。
自可长偕隐,那言相去赊。
上人禅室路裴回,万木清阴向日开。
寒竹影侵行径石,秋风声入诵经台。
闲云不系从舒卷,狎鸟无机任往来。
更惜片阳谈妙理,归时莫待暝钟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