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兴七首(其一)

庭柏散疏雨,廧蒿弄柔姿。

美人隔窗户,遗我长相思。

相思空怅望,白日下青嶂。

妙曲虽不扬,无言怨牙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庭院中细雨中的松柏与蒿草,以及一位隔窗的美人在思念着诗人。通过“庭柏”、“廧蒿”的形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美人的思念之情,通过“遗我长相思”一句直接表达出来,情感真挚动人。

接下来,“相思空怅望”,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思念的无奈和空虚感。随着“白日下青嶂”,时间的流逝,景色的变化,诗人的思绪也随之一变,从对美的思念转向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妙曲虽不扬,无言怨牙旷”,则以音乐为喻,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即使美妙的乐曲无人欣赏,也不会因此而埋怨,这既是对美被忽视的无奈,也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自我安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理解,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44)

夏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遇兴七首(其二)

卧琴双膝上,含情共不发。

美人隔秋山,不弹嗟远别。

秋山一万重,岂无云路通。

愿携金徽去,负重难相从。

形式: 古风

遇兴七首(其三)

魏人得宝玉,观者入五都。

置之夜庑下,光掩隋侯珠。

举家怪且怖,弃之远市墟。

若无邻人识,至宝空长吁。

形式: 古风

遇兴七首(其四)

西京有高士,出处何其贤。

东门二大夫,图史共流传。

归凤逝超忽,清风满寥天。

举首望不见,驻马空凄然。

至今双白璧,辉光照人间。

如何东门路,不见有生还。

形式: 古风

遇兴七首(其五)

遥遥陇西鸟,辞家向中州。

金笼睹光彩,未叩声先酬。

似言生处好,尝怀琪树头。

何知白日暮,敝此绿貂裘。

能言终为累,客死葬青丘。

尔身亦可求,嗟嗟鹦鹉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