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太祝卷

朝回泥涂不可出,饥马倦仆驱之顽。

闭门独与古人语,黄卷未终闻扣关。

贤哉公族肯来顾,诗袖大篇令我删。

珠光玉莹绝瑕颣,强欲指擿徒羞颜。

自同培塿最浅狭,安得与子论丘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清晨归来道路泥泞难行,饥饿的马和疲惫的仆人被驱赶着前行。
独自关门与古人的智慧交谈,书卷尚未读完就听到敲门声。
贤良的贵族竟然愿意来访,他让我修改他的大作。
诗中的珠光玉润无暇可挑,我却只能羞愧地指出些许瑕疵。
自知才识浅陋如同小土堆,怎能与您这样的大家谈论高山大海。

注释

朝回:清晨归来。
泥涂:泥泞的道路。
饥马:饥饿的马。
倦仆:疲惫的仆人。
古人语:与古人的智慧交谈。
黄卷:书籍。
扣关:敲门声。
令我删:让我修改。
珠光玉莹:诗文优美。
瑕颣:瑕疵。
培塿:小土堆。
丘山:高山大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答王太祝卷》,描绘了诗人忙碌而孤独的生活状态。首句“朝回泥涂不可出”写出了诗人公务归来,道路泥泞难以出行的艰辛。接着,“饥马倦仆驱之顽”形象地描述了疲惫的马匹和仆人,显示出生活的劳累。

诗人独自在家,沉浸在书卷中与古人对话,但门外有人敲门,打断了他的沉思。“贤哉公族肯来顾”表达了对来访者王太祝的敬意,他带来了诗作,希望得到诗人指点。“珠光玉莹绝瑕颣”赞美了王太祝诗作的高雅纯净,诗人虽然自谦才华不足,但仍尽力提出建议,但又感到羞愧,因为觉得自己才学浅薄。

最后两句“自同培塿最浅狭,安得与子论丘山”以山丘自比,表达出诗人谦逊的态度,承认自己如同低矮的土堆,无法与王太祝这样的文学大家进行深入的交流。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诗人谦虚好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答王君石遗包虎二轴

老包曰岳岳生鼎,二人画虎通神明。

凡为一虎不知价,钜公贵士珍其名。

死来年深搜索尽,何意好事识尤精。

丹枫映坡茅叶白,雌者将乳雄坡行。

细毛出肉不见迹,相顾猛气都如生。

忽闻持遗非素望,穷民展玩忘愁婴。

奇哉真是老包笔,世间空有黄金籯。

因思前岁韩公子,亦赠尺纸图生狞。

傍题小子乃包鼎,此时偶得已可惊。

借问吾乡与天下,二包之美谁能并。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答仲源太傅八日遗酒

陶潜九月九,无酒望白衣。

何言先一日,双榼忽我归。

借问遗酒谁,天宗分日晖。

明当酌大斗,黄菊羔醅肥。

李贺诸王孙,作诗字欲飞。

闻多锦囊句,将报惭才微。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答冲雅上人遗草书并诗

经月不出户,堂上多绿苔。

忽有方外客,衣披稻畦来。

来从青山下,手把纨素裁。

笔草数行字,瘦蛇起春雷。

渴墨未散雾,屈角麟欲开。

装为两大轴,置我并琼瑰。

懒瞋长须奴,挂壁不扫埃。

智永与怀素,其名久崔嵬。

师今继此学,入神在徘徊。

未料辄以我,便比和羹梅。

我心常苦酸,得姓何可能。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答刘原甫

生平多交友,常恨会遇稀。

每念相笑语,昨是今或非。

重惜向时游,出处苦乖违。

从今傥有酒,莫问梨栗微。

前夕呼我饮,遣奴来扣扉。

暗犯风雪往,醉脱冠服归。

夜来新霁月,清吐万里辉。

刘郎戴幅巾,江叟披褐衣。

相过无百步,谁虞窃诃讥。

三家若循环,但知具甘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