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刘原甫

生平多交友,常恨会遇稀。

每念相笑语,昨是今或非。

重惜向时游,出处苦乖违。

从今傥有酒,莫问梨栗微。

前夕呼我饮,遣奴来扣扉。

暗犯风雪往,醉脱冠服归。

夜来新霁月,清吐万里辉。

刘郎戴幅巾,江叟披褐衣。

相过无百步,谁虞窃诃讥。

三家若循环,但知具甘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一生结交了许多朋友,常常遗憾相聚机会少
每当想起那些欢声笑语,昨日之事今日可能已变
格外珍惜过去的交往,如今聚散分离让人痛苦
今后如果有酒,别再计较菜肴是否丰盛
昨晚他邀请我饮酒,派仆人敲门来唤
冒着风雪前往赴约,喝醉后摘下帽子和衣服回家
夜深月色如洗,清辉洒满万里
刘郎头戴布巾,江边老者身披粗布衣
来访无需走远,谁还会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
三家轮流宴请,只在乎食物是否美味

注释

交友:结交朋友。
会遇稀:相聚机会少。
相笑语:欢声笑语。
向时游:过去的交往。
乖违:不一致,分离。
梨栗微:菜肴是否丰盛。
扣扉:敲门。
新霁月:雨后新月。
幅巾:布制头巾。
褐衣:粗布衣服。
窃诃讥:别人的闲言碎语。
甘肥:美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答刘原甫》,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过去相聚时光的怀念。诗中,诗人感叹人生中朋友相聚的不易,常常遗憾昔日的欢声笑语可能已成过往,今昔变化让人感慨。他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尽管如今大家的境遇多有不同,但仍希望能保持深厚的友谊。

诗人提到,如果有酒,就不要再计较微小的事情,呼应了前文的聚会和欢乐。他还描绘了夜晚好友邀饮的场景,不顾风雨,尽兴而归,月色如洗,映照着他们的简朴衣着。诗人以“刘郎戴幅巾,江叟披褐衣”形象地刻画了友人的形象,表示即使生活简朴,他们之间的交往无需繁琐礼节,距离近得只需走百步而已。

最后,诗人以“三家若循环,但知具甘肥”比喻他们的友情如同三家轮流宴请,只要能共享美食,无需在意贫富,表达了对友情的真挚和对简单快乐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答刘原甫寄糟姜

名国万家城,千畦等封侯。

斸当燕去前,腌牙费糟丘。

无筋偃王笑,有味三闾羞。

寄入翰林席,圣以不撤优。

又寄蓬门下,作赋谁肯休。

唯我广文舍,免为齑盐仇。

刘公汉家裔,才学歆向俦。

胸怀饱经史,辨论出九州。

曾不奉权贵,但与故人投。

赠辛非赠甘,此意当自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答孙直言都官卷

具深相割啖,不如无勇人。

以诗而酬诗,徒用多少均。

我言虽至简,意切谁见亲。

汲井欲到深,磨鉴欲尽尘。

寒泉与青铜,光洁靡故新。

临觞报嘉贶,醉语是天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答廷评宗说遗冰

仲夏遘馀闰,屋室如炊蒸。

孰云穷处者,言赠太官冰。

时靡有暍死,实亦赖友朋。

定能凉一席,既已却青蝇。

吾心久自信,饮已不以矜。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

焙乾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

江南老人有在者,为予尝说江南时。

李主用以藏秘府,外人取次不得窥。

城破犹存数千幅,致入本朝谁谓奇。

漫堆閒屋任尘土,七十年来人不知。

而今制作已轻薄,比于古纸诚堪嗤。

古纸精光肉理厚,迩岁好事亦稍推。

五六年前吾永叔,赠予两轴令宝之。

是时颇叙此本末,遂号澄心堂纸诗。

我不善书心每愧,君又何此百幅遗。

重增吾赧不敢拒,且置缣箱何所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