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老葺天庆观小园,有亭北向,道士山宗说乞名与诗

春风欲动北风微,归雁亭边送雁归。

蜀客南游家最远,吴山寒尽雪先晞。

扁舟去后花絮乱,五马来时宾从非。

惟有道人应不忘,抱琴无语立斜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春风吹拂着,北风微弱,归雁在亭边为同伴送行。
南方来的旅人,家乡遥远在蜀地,吴地的山头冰雪开始消融。
小船离去后,花儿纷飞,五马到来时,宾客随从已换新人。
只有道人或许不会忘记,他抱着琴,默默站立在夕阳下。

注释

春风:温暖的春风。
北风:寒冷的北风。
归雁:迁徙的大雁。
蜀客:来自四川的客人。
吴山:指吴地的山。
雪先晞:冰雪开始融化。
扁舟:小船。
五马:指有权势者的仪仗队。
宾从:宾客和随从。
道人:指修道之人,可能暗指诗人自己。
抱琴:怀抱古琴。
斜晖:夕阳。

鉴赏

春风欲动北风微,这里已经预示了季节的转换,春天即将到来,但还有一丝北风的寒意。"归雁亭边送雁归"则描绘了一幅别离的情景,可能是诗人在这个亭子里看着归来的大雁而产生了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

蜀客南游家最远,这里的“蜀客”指的是来自四川的旅客,而“家最远”则表达了诗人对遥远家乡的渴望。"吴山寒尽雪先晞"则是说春天到来时,吴山上的积雪开始融化,这里不仅写景,还透露出一种季节更迭中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意境。

"扁舟去后花絮乱"可能是在描绘一个画面,即小船离开之后,水面上飘浮着落叶和花瓣,给人一种留恋与凄清之感。"五马来时宾从非"则是说有贵宾到来时带着随从,但这些都是外在的繁华,不及诗人的内心世界。

"惟有道人应不忘"这里的“道人”指的是修道的人,可能是住在附近观音的道士。"抱琴无语立斜晖"则表现了诗人与这位道士共同的孤独和对世俗的超然,他们或许都在各自的心灵世界里寻找着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脱态度。诗中对春天到来的描述,不仅是对季节更迭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赠孙莘老七绝(其一)

嗟予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

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赠孙莘老七绝(其二)

天目山前绿浸裾,碧澜堂上看衔舻。

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赠孙莘老七绝(其三)

夜来雨洗碧巑岏,浪涌云屯绕郭寒。

闻有弁山何处是,为君四面意求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赠孙莘老七绝(其四)

夜桥灯火照溪明,欲放扁舟取次行。

暂借官奴遣吹笛,明朝新月到三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