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孙莘老七绝(其三)

夜来雨洗碧巑岏,浪涌云屯绕郭寒。

闻有弁山何处是,为君四面意求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昨夜的雨水洗净了青翠的山峦,海浪翻涌云雾弥漫环绕着城郭带来阵阵寒意。
听说弁山在哪里呢,我为你四处寻找,希望能一睹它的风采。

注释

碧巑岏:形容山峰青翠、陡峭的样子。
浪涌云屯:形容海浪翻滚,云雾聚集。
郭:古代城墙外面的一圈,这里指城市周边。
弁山:可能是一座具体的山名,有待确认。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所作,名为《赠孙莘老七绝(其三)》。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夜来雨洗碧巑岏"一句,以清新之笔触勾勒出夜晚降雨后山峦的清新面貌。"碧"字形容岩石,既有绿色之意,又带有一种生机与清新的感觉。"巑岏"则指山势的起伏,这里的用法增添了画面之中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浪涌云屯绕郭寒"一句,则通过对云和风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化无常。"浪涌"形容云如波涛般涌动,"云屯"则是指云聚集如同军队一般,"绕郭寒"则透露出一丝凉意,给人以边塞之地的寂寥感。

"闻有弁山何处是"这句诗转折自然,诗人的视线从眼前的景象转向远方。"弁山"在这里被提及,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名称,更是诗人心中的一处向往之地。通过这个问题,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所居之地的好奇和关切。

最后一句"为君四面意求看"则充满了深情厚谊。在这里,诗人的目光不再局限于眼前,而是四处寻觅,希望能够找到那位友人所在的弁山。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探索,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寻找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夜雨洗净的大自然景象,以及对远方朋友居住之地的追问和深情的寻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赠孙莘老七绝(其四)

夜桥灯火照溪明,欲放扁舟取次行。

暂借官奴遣吹笛,明朝新月到三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赠孙莘老七绝(其五)

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

今日骆驼桥下泊,恣看修网出银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赠孙莘老七绝(其六)

乌程霜稻袭人香,酿作春风霅水光。

时复中之徐邈圣,无多酌我次公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赠孙莘老七绝(其七)

去年腊日访孤山,曾借僧窗半日闲。

不为思归对妻子,道人有约径须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