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寄池州郑员外

省出蓬蒿修谒初,蒙知曾不见生疏。

侯门数处将书荐,帝里经年借宅居。

未必有诗堪讽诵,祗怜无援过吹嘘。

如今足得成持取,莫使江湖却钓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初次踏入蓬蒿丛中求见,承蒙您不嫌弃我生疏。
在侯门多次递上推荐信,京城多年借住以栖身。
我的诗作恐怕难入您法眼,只因无人吹捧以提升声名。
如今能有此机会被赏识,切勿让我再流落江湖垂钓生涯。

注释

省出:走出。
蓬蒿:野草丛生的地方。
修谒:拜访求见。
初:开始。
蒙知:承蒙您的了解。
曾不见:未曾见过。
生疏:不熟悉。
侯门:权贵人家。
书荐:推荐信。
帝里:京都。
经年:多年。
借宅居:借住他人宅子。
讽诵:吟咏或批评。
无援:没有助力。
吹嘘:夸赞或宣传。
持取:获得认可。
江湖:指社会或民间。
却钓鱼:过着隐居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名为《下第寄池州郑员外》。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自谦与幽默,同时也透露出对友情深厚的珍视。

"省出蓬蒿修谒初,蒙知曾不见生疏。侯门数处将书荐,帝里经年借宅居。"

开篇诗人自比为“蓬蒿”,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低微和不起眼。在社会上,他的名声不大,不被世人所熟知。他通过各种渠道向权贵推荐自己(侯门数处将书荐),并在京城长期借住他人的房宅。

"未必有诗堪讽诵,祗怜无援过吹嘘。"

诗人自谦自己的诗作不足为外人所传诵,但他对自己孤独无助的处境表示了惋惜,他只能通过轻薄的言辞来掩饰自己的窘迫。

"如今足得成持取,莫使江湖却钓鱼。"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获得了一定成就后,对友人的珍视和感激之情。他希望朋友不要再像过去那样在世俗的红尘中挣扎,而是要把握住已经得到的手中的幸福。

整首诗通过对自我状态的反思和对友情的珍重,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与友人对酒吟

凭君满酌酒,听我醉中吟。

客路如天远,侯门似海深。

新坟侵古道,白发恋黄金。

共有人间事,须怀济物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与友人话别

客路行多少,干人无易颜。

未成终老计,难致此身闲。

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

流年留不得,半在别离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山中对雪有作

一浑乾坤万象收,唯应不壅大江流。

虎狼遇猎难藏迹,松柏因风易举头。

玉帐英雄携妓赏,山村鸟雀共民愁。

岂堪久蔽苍苍色,须放三光照九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山中贻同志

君贫我亦贫,为善喜为邻。

到老如今日,无心愧古人。

闭门非傲世,守道是谋身。

别有同山者,其如未可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