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游虎丘》是明代诗人姚绶的作品,描绘了诗人乘舟至虎丘寺前,晨起梳头,因美景而忘却睡眠的情景。全诗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闲适的生活态度。
首句“舟行忽到寺门前”,开篇即点出诗人乘船游览,不经意间到达了虎丘寺前,营造了一种意外之喜的氛围。接着“侵晓梳头废晏眠”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被美景吸引,连早上的梳头时间都忘记了,充分体现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痴迷。
“老去已閒题柱手,平生多结看山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一生中多次结缘于山水之间,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苔茵坐藉生公石,茗枕汤分陆羽泉。”这里运用典故,生公石与陆羽泉,分别指佛教故事中的生公讲经使石头点头和唐代茶圣陆羽所饮之泉,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在自然之中寻求精神寄托和生活乐趣的愿望。
最后,“如此深春如此乐,还留馀兴待明年。”诗人感叹于眼前春色之美,乐不思蜀,期待着来年再次享受这份快乐与宁静,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