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宛水过城下,滔滔北去斜。
远船来橘蔗,深步上鱼虾。
鹅美冒椒叶,蜜香闻稻花。
岁时风俗美,笑杀异乡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宣州杂诗二十首》中的第二十首,描绘了宛水(可能是宣州附近的一条河流)流经城市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宛水的动态之美和周边环境的富饶与生机。
"宛水过城下,滔滔北去斜",开篇两句描绘了宛水浩荡流经宣州城,河水奔腾向北的景象,水流的动态与地理方向都清晰可见。
"远船来橘蔗,深步上鱼虾",进一步描绘了河边的繁忙景象,船只载着橘子和甘蔗驶来,人们在河畔深处捕鱼捞虾,生活气息浓厚。
"鹅美冒椒叶,蜜香闻稻花",这两句通过鹅群和稻花的意象,暗示了丰收的季节,鹅肥美的形象和稻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田园诗画。
最后两句"岁时风俗美,笑杀异乡槎",表达了诗人对当地风俗的喜爱和对异乡人的调侃,赞美了宣州的岁时风俗之美好,让人感到亲切愉快。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展示了宣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传道零陵守,兹亭暂解装。
分群同雁鹜,几日到潇湘。
班竹思虞舜,赪萍忆楚王。
殷勤吏部句,今亦诵无忘。
斫漆高崖畔,千筒不一盈。
野粮收橡子,山屋点松明。
只见树堪种,曾无田可耕。
儿孙何所乐,向此是平生。
五月黄梅肥,终朝密雨微。
绿苔侵竹阁,润气裛人衣。
背陇沾牛去,衔虫湿燕归。
高山发瀑水,夜涨入吾扉。
北客多怀北,庖羊举玉卮。
吾乡虽处远,佳味颇相宜。
沙水马蹄鳖,雪天牛尾狸。
寄言京国下,能有几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