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泉如铅汞流丹灶,石似珊瑚出海涛。
不会当时融结意,区区虽巧亦何劳。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山水之美,泉水如同熔铅流动,石头犹如珊瑚从海涛中露出。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对于当时的名利得失不以为意,即使自己的才能再高,也觉得无所用心。
"泉如铅汞流丹灶" 中,“铅汞”指的是熔化的铅,形容泉水流动的迅猛与热烈。“石似珊瑚出海涛”则描写了石头从波涛中露出,如同珍贵的珊瑚。
“不会当时融结意” 表示诗人对于当下世事的得失并不执着,不去深思这些纠缠之情。“区区虽巧亦何劳”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超然态度,即便是自己的才能再高再精细,也觉得无从施展,徒增烦劳。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艺术表现力。
不详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楚俗声音误最多,近来方證桂门讹。
分明流向郴人道,此水今名崇德河。
城外招提竹隐门,更无一点利名尘。
蒲团纸帐松窗下,却有安禅藏卷人。
三仙一相有遗风,清淑谁言到此穷。
寄与郴阳忠信士,得名端合谢韩公。
绿如青草净如渊,远近山光上下天。
有客凭栏若相问,为言此处似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