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令畤德麟作襄阳从事丁丑季冬出行南山三邑某同谢公定曾仲成潘仲宝携酒自大悲寺登舟过岘山宿鹿门明日复自岘首目送缘绝壁而往上船山下相与酌酒而去德麟赋诗次韵和之

邹湛葛疆往过此,幕中佐曹畏简书。

习池岘首自今古,故时悲喜成空虚。

越王之孙府从事,恶人亦作俗吏呼。

日从云间二三子,醉吟啸傲相携扶。

王孙才高倦羁束,湿纸讵可包于菟。

兴来鼓棹碧江去,把酒赋诗聊与娱。

野人相逢荷倾盖,坐上作客惭食鱼。

红尘化衣对玉树,白发茁须如霜芜。

饱闻襄阳好风土,喜见山水相盘纡。

久怜消髀厌羁旅,便欲卜隐如林逋。

著书虽可自覆酱,志怪犹为鬼董狐。

兹游起我丘壑兴,岂复自为形迹拘。

山中一廛可托足,裘葛略具便有馀。

结茆耒耜老岩谷,岂学少室随驾卢。

老妻汲涧芼葵蕨,丁男负刍仍扫除。

诸公富贵或肯顾,结驷野服来吾居。

形式: 古风

翻译

邹湛葛疆曾路过这里,幕僚中的人畏惧他的简练文书。
习池和岘首自古以来就是名胜,过去的悲欢如今都成空无。
越王的后代担任府中的职务,恶人也被唤作世俗官吏。
每天与朋友们在云间相聚,醉酒吟诗,相伴畅游。
王孙才华出众却厌倦束缚,湿润的纸张怎能包裹兔子。
兴起时划船离开碧江,举杯赋诗只为自我娱乐。
遇见乡野之人,他们热情如盖,我却因吃鱼而感到惭愧。
身处红尘却向往玉树般的清雅,白发丛生如同霜草。
听说襄阳风景优美,山水相依,令我欣喜。
长久以来,厌倦了羁旅,渴望像林逋那样归隐山林。
虽然写书可以自给自足,但我更愿像鬼董狐那样记录奇异之事。
这次游历激发了我对山水的热爱,不再受形式的约束。
山中有一小屋足以安身,粗布麻衣也足够舒适。
我愿在岩谷耕种,不效仿少室跟随权贵。
老妻在山涧打水摘菜,儿子背柴打扫,生活简单。
如果各位公卿能偶尔来访,即使穿着粗布也会欢迎。

注释

邹湛葛疆:人名。
幕中佐曹:幕僚中的官员。
习池岘首:地名。
故时:过去。
越王之孙:越国君主的后代。
恶人亦作俗吏:恶人也被称为俗吏。
日从云间:每日与朋友相聚。
醉吟啸傲:醉酒吟诗,逍遥自在。
湿纸讵可包于菟:湿润的纸张怎能比作兔子(比喻才华无法施展)。
结茆耒耜:建造茅屋,耕种田地。
老岩谷:年老的山谷。
结驷野服:乘坐华丽的车马,却穿粗布衣服。
吾居:我的居所。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游历襄阳风光的诗作,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开篇即点明诗人在邹湛葛疆往过此地时的情景,通过“幕中佐曹畏简书”一句,传递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接着,“习池岘首自今古,故时悲喜成空虚”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个人情感历程的反思。这里的“习池岘”可能指的是诗人在襄阳地区游历的经历,而“故时悲喜成空虚”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持久的无奈与感伤。

随后,“越王之孙府从事,恶人亦作俗吏呼”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名士贤人的敬仰以及对于世态炎凉的批判。这里的“越王之孙”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贵族后裔,而“府从事”则是官职名称。

“日从云间二三子,醉吟啸傲相携扶”一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欢聚情景,他们在云雾缭绕的高处饮酒作诗,尽显豪放不羁之态。"王孙才高倦羁束,湿纸讴可包于菟"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才华横溢而又不得志的无奈。

“兴来鼓棹碧江去,把酒赋诗聊与娱”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寻找精神寄托,通过饮酒作诗来缓解内心的忧郁。这里的“鼓棹”指的是船只行进的声音,而“把酒赋诗”则是古代文人常有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的几句“野人相逢荷倾盖,坐上作客惭食鱼。红尘化衣对玉树,白发茁须如霜芜。”描绘了诗人在山中与樵夫相遇的情景,以及他对尘世生活的超脱态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饱闻襄阳好风土,喜见山水相盘纡”表达了诗人对襄阳自然风光的赞美,"久怜消髀厌羁旅,便欲卜隐如林逋"则是他对长期客居生活的厌倦和想要隐逸山林的愿望。

“著书虽可自覆酱,志怪犹为鬼董狐”两句可能在表达诗人对于书写和记载历史的态度,以及对于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兹游起我丘壑兴,岂复自为形迹拘"则是他通过旅行来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同时也反思自己是否过于在意个人名誉。

最后几句“山中一廛可托足,裘葛略具便有馀。结茆耒耜老岩谷,岂学少室随驾卢。”通过对山中居所的描绘和生活状态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而“老妻汲涧芼葵蕨,丁男负刍仍扫除”则是对家庭生活的温馨描写。"诸公富贵或肯顾,结驷野服来吾居"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淡然态度,以及希望朋友们能够理解并支持他的隐逸选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八)

蜀山如鸟道,剑阁郁嵯峨。

嗟君正朱颜,奈此艰险何。

秋雨峨眉道,春风濯锦波。

青山一羸马,古今应更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七)

倾城爱劲竹,古士惟徽之。

而我独爱君,不见即相思。

今矧万里游,动为三岁期。

索居念金兰,惘然伤别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六)

蜀都蕴奇气,古今生英儒。

歌童选何武,狗监献相如。

煌煌直金马,蔼蔼侍玉除。

归入芸香阁,无废五车书。

形式: 古风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五)

翔风走尘沙,草树正玄黄。

烟昏路漫漫,日冷云苍苍。

杜公作诗处,武侯近战场。

陈迹勿惊心,俯仰已堪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